(大慶市蘭德學校 黑龍江大慶 163000)
教育無不是與社會發(fā)展需要相關聯(lián),社會需要是教育的指導思想和目的。
社會需要各種類型的人,這就要求我們在外語的課堂教學中必須從班級的實際出發(fā)。面向全體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因材施教、切實確保每位學生在英語學習上都有收獲。
初中英語教學中,素質教育的宗旨就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要求我們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每個學生負責。要為每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素質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必要的、均等的起碼條件,使每位學生素質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堅決反對面向少數(shù)、面向尖子、片面追求開學率的傾向,對學生一視同仁,做到全面大面積提高學生的素質。
正如朱熹所言:“圣人教人,各人其人,大以大成,小以小成,無棄人也”。核心素養(yǎng)素質教育注重面向全體學生、而學生間存在著差異性,根據(jù)學生的差異,個人身心規(guī)律,資質稟賦予以切合實際的指導,實行“分流”、“分層”教學,因材施教,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擁有同等的參與機會,課堂問題的設計分為起點題、基本題、加碼題,不同層次的問題讓不同程度的學生解答。在分組訓練中不同層次的問題讓學生擔任的角色不同,同樣練習的設計、作業(yè)布置也按一定的梯度設計,做到優(yōu)等生吃的好、中等生吃的飽、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也能吃了,滿足不同程度要求,使全體學生在課堂上都有的做,為每個學生提供發(fā)揮潛能的機會,喚起他們的求知欲,達到面向全體學生的目的,大面積提高學生素質。
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學習的動力、才會有好的學習效果,高的學習效率。初中英語教學是外語的啟蒙與基礎階段。英語課堂是每一位學生的全新世界,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情理、情緒、情態(tài)作為誘發(fā)物,激發(fā)學生的情思,啟發(fā)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樂緒、使其樂學。如單調的字母可以和生活中的實物相聯(lián)系,枯燥的單詞可以和有趣的故事相聯(lián)系,通過對課堂的精心安排、多樣化的教學可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中培養(yǎng)外語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中,我重視學生的需要、興趣、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給學生提供和創(chuàng)造真實的語言交際的情景和運用語言的機會,從而使學生通用語言自由表達思想感情。在課堂中隨時提供簡單的,適中的情景對話,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還能在實踐中和學生溝通感情,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需要、興趣、動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雖然不能直接地投入學習,但它們可以激發(fā)智力活動的積極性,從而間接地為學習英語服務。比如,我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不是也不應呆板地講授現(xiàn)在進行時的語言規(guī)則,而是首先向學生示范一些細節(jié),隨即馬上問:What am I doing?幫助學生來回答。后面創(chuàng)設一連串有明確動機的情景對話,從聽說入手,使學生通過語言現(xiàn)象自己總結出這一語法現(xiàn)象的規(guī)律來,可能不完整或不太正確。但他能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多彩自主、愉快合作的學習環(huán)境,課堂氣氛融洽、和諧、活潑主動,高潮迭起、其樂融融,學生學習英語興趣濃厚,印象深刻,學生成績得到提高。
科學家指出:“未來的文盲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沒有學習能力的人”。因而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只研究如何教,還應研究學生怎樣學,注音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教師不應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應是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者,后者比前者更為重要。
思維能力是一般能力和智力能力的核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思考的方法,培養(yǎng)他們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不僅讓學生知其然,更要使其知其所以然,進而得出創(chuàng)造性的結論。如每學期讓學生自出檢測題的活動,給學生創(chuàng)造自己動手、動腦的環(huán)境,使學生積極參與思考,培養(yǎng)了學生能力,增長了學生的才干。
充分認識學生自學的重要性,把預習、討論、總結引進課堂,加強學生的主體意識,變講堂為學堂,讓學生主動地去研究、發(fā)展結論、總結規(guī)律。如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帶著問題練習。①本課復習了那課出現(xiàn)的內容;②第二部分引出了什么句式?此句式與前面所學的有什么不同?③根據(jù)本課內容設計一幅圖畫,并能根據(jù)圖畫進行對話等問題,如此一來既讓學生加深了印象,又加大了參與的積極性,培養(yǎng)了良好的習慣。
實施核心素養(yǎng)教育是時代的需要,是富國強民的需要,是功在千秋的大業(yè),對于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我們中學英語教師任重而道遠,但是通過我們的努力,使我們中學素質教育不再是一句空話,隨著我們教師隊伍的狀大和自身素質的提高,實施素質教育不會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隨著教育思想的轉變和教學方法的提高、提高學生英語素質和能力指日可待,讓我們?yōu)榕囵B(yǎng)出更多、更能適應社會的、素質較高的外語人才而奮斗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