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市財經學校 北京朝陽 122000)
互聯網的普及和計算機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使"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變得可行和現實。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去使用優質的教育資源,不再單純地依賴授課老師去教授知識。而課堂和老師的角色則發生了變化。老師更多的責任是去理解學生的問題和引導學生去運用知識。本文基于翻轉課堂的《引導層動畫》教學設計以兩個課時為基本教學單元,教學過程在多媒體機房開展。翻轉課堂的設計一般由問題引導、觀看教學視頻和解決問題三部分構成。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獨立思考,提出問題,小組協作,尋求幫助,取長補短,互相評價。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和教師一起參與教學活動,教師充當活動的指導者,學生實現知識的第二次內化。
本節課的內容選自教材《Flash CS6 二維動畫設計軟件應用》的第五單元第一節“引導動畫——萬圣節賀卡”。二維動畫是計應專業必修課程之一,而引導動畫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種制作動畫的重要方法,能實現運動路徑是弧線和不規則的運動效果,本案例就是利用引導動畫技術制作的一個萬圣節賀卡,共需2課時
本次課我所面對的學生是16計應的學生,該班同學頭腦靈活,思維敏捷,具有較強的探究欲,但大部分同學基礎知識薄弱,厭煩枯燥的理論講解,注意力的持久性較差,有意觀察能力不夠,對于觀看操作步驟比較粗心。
根據教材特點、課程標準及學生情況,我確立了如下目標:
知識與技能方面:理解引導動畫的原理,了解引導動畫的特點,熟練掌握引導層與被引導層的創建方法。 掌握引導動畫的制作方法及技巧
過程與方法上:利用信息化平臺和數字資源,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提升學習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實踐的興趣,培養認真仔細的工作態度,踐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使學生掌握引導動畫的制作方法,教學難點為運用引導層制作動畫,引導線的繪制,運動對象與引導線的吸附操作。關鍵點為①運動對象的中心點要吸附到引導線上;②引導線不能是封閉的曲線,要有起點和終點,起點和終點之間的曲線必須是連續的,可以是任何形狀。
為了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本著“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基本原則,我將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同時附之以任務驅動法、示范演示法、分組討論法來豐富課堂教學。而同學們則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法、實踐動手等方法來完成本次課;并采用了微信、微課、教學視頻、極域電子教室軟件等信息化技術
結合學生認知水平和情感需求,教學過程分為課前自學、課堂教學和知識拓展三個部分進行。
課前,教師將制作好的微課視頻以及學習任務單,發放到學生手機上,讓學生利用手機在晚自習和課余時間帶著任務觀看視頻,完成預習檢測。學生根據自己的接受能力和時間,自主安排學習,滿足了學生個性化需求。
根據本課的特點,我將“萬圣節賀卡”這個案例分解成四個任務:
任務一:場景布置與月亮升起
設計意圖是鞏固上節課所學的知識:復習動畫預設
任務二:巫婆的曲線運動
這個任務是單層引導動畫制作,設計意圖是指出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
任務三:蝙蝠群的曲線運動
這個任務是多層引導動畫的制作。設計意圖是強調重難點及關鍵點
任務四:巫婆和蝙蝠的環形運動。
這個任務是封閉曲線路徑的引導動畫制作。設計意圖是夯實重難點及關鍵點
課堂上,教師利用極域電子教室軟件將微課視頻及本案例所需素材分發到學生機上,學生按照教學視頻動手操作。此時教師可巡視觀看學生完成的情況,
學生在操作時會發現“巫婆”沒有沿引導線運動、蝙蝠曲線飛行的狀態比較生硬、小蝙蝠作環形飛行時,并未按預想的進行環形運動,而是按最短的路徑進行輕微的移動等問題,而這些問題正是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及關鍵點。這時我會啟發引導學生再次仔細觀看微課視頻,自己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之間也可以合作探究,對基礎薄弱的學生我會一對一手把手指導,實現差異化教學,對于普遍存在問題,我會利用極域電子教室軟件為學生示范演示,讓學生細心觀看,經過討論、交流、教師適度點撥,在熱烈的課堂氣氛下,學生完成萬圣節賀卡的制作,感受成功的樂趣,領悟了引導動畫的制作方法及技巧,從而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強調了關鍵點。
接下來,我會利用極域電子教室軟件演示學生作品,組織學生對作品進行自評和互評,最后教師進行總結點評,并根據學生完成作品的情況和學習態度對學生進行考核。
最后,為了拓寬學生的視野,我會利用極域電子教室軟件再演示幾個引導層動畫,學生任選一個作為課后作業,教師將所需素材通過微信發到學生手機上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有亮點也有不足之處,本設計利用微課視頻、極域電子教室等信息化手段形象、直觀的化解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翻轉課堂的引入,微信的使用等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增大了課堂容量;而同學們在自評、互評時隨意性較大,課堂自主學習性不高,為了改進以上不足,我將在今后的教學中進一步端正學生評價的態度以及學習中的主動性,真正做到做中學,做中教,教學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