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永森
摘 要:通過汽車營銷專業課程評估改進與措施落實工作,來“活”用多媒體,讓課堂“動”起來,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創設職業情境,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交流與合作,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潛能和創造力,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
關鍵詞:課程;評估;措施;落實
為本專業學生培養成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質和職業道德,能運用汽車結構、原理、性能與使用等相關知識,會汽車服務、預測與策劃、市場分析,具備營銷及后服務管理能力,有責任意識、創新意識和可持續發展的后備中高層管理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以活課程活課堂為抓手,進行專業課程全面的課程評估與診改。
一、專業課程評估目的與意義
以專業培養目標、規格及相關職業資格標準為依據,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能力培養為主線,在推動專業課程教學改革和實施工作任務中充分體現職業能力、知識和素質培養目標,充分體現課程實施的目標路徑。通過課程評估,以帶動并提高教學水平與教學效果,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不斷完善專業課程教學各環節。
二、專業課程評估改進措施
根據學校對課程課前、課中、課后實施全部課程評估的要求,對照本專業骨干教師所上的幾門課程,現將課程評估改進措施落實情況分析如下:
《汽車推銷與商務談判》課程的改進措施是:內容要求方面對接當前汽車新技術及汽車新能源技術等,動態及時調整相應教學內容。通過視頻、微課的學習,增加了信息量,圍繞汽車銷售顧問的真實工作任務,從客戶開發,客戶接待、需求分析、車輛介紹、試乘試駕、異議解除、報價成交、售后服務等汽車銷售流程進行教學的設計,體現從簡單到復雜及學生認知規律。但運用情境模擬、角色扮演等方法教學所配套教學資源較少,有待進一步豐富與完善。《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的改進措施是:該課程教學內容圍繞汽車保險服務和處理流程,按照展業、投保、核保、承保、接受報案、現場查勘與定損、賠款理算、賠付與結案進行教學序化,由簡單到復雜,以實際汽車保險與理賠案例為載體設計學習任務,設計相對合理;結合具體教學情況,調整個別情境的教學學時,增加了保險產品的教學學時;課后可增加布置一些小組討論、特定案例分析等任務。在超星的學習通平臺建設完成了網絡課程,通過手機,實現教與學,師生互動,學生學習勁頭有顯著提升。《汽車零配件供應與經銷》課程的改進措施是:對形成性考核方面提出了增加汽車配件識別和配件PPT介紹內容,主要考核學生識別配件與推介配件技巧與能力。根據這一年的實施情況,發現學生學習這門課的興趣增加了,聽課積極性高了。由于每位學生都要參與這項考核,學生認識的汽車配件數增加了,對汽車配件價格、品牌、使用壽命、常見損壞形式、供貨方式、銷售特點與產品優勢等方面都有了更多的了解,豐富了課堂形式,也突出了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要求,使課堂更有活力。學生通過淘寶、京東上對所選汽車配件的查詢、實體店詢價、4S店售后等渠道的對比,更貼近崗位實際,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汽車發動機技術推介》《汽車底盤技術推介》課程的改進措施放在:內容要求方面對接當前發動機與底盤的最新技術及汽車新能源技術等,動態及時調整相應教學內容。針對當今汽車智能化與新能源趨勢的要求,在課程學習內容選擇上適時加入汽車發動機與汽車底盤的最新技術。為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內在動力,在超星的學習通平臺建設完成了網絡課程,學生通過學習通完成課前學習,課后練習,課中翻轉課堂。通過視頻、微課的學習,增加了信息量,豐富學習的內容,提升學習自主性與自覺性。通過手機,完成點名簽到,測驗、話題討論、師生課堂互動,課堂更有活力,手機也不那么“壞”了,手機也就成了真正的學習工具。
實訓課程的改進措施如:《汽車營銷綜合實訓》采用了師帶徒,再頂崗的形式,帶動了學生的學習與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汽車性能推介與選購實訓》課程中增加了學生做問卷調查時需拍照相互取證環節,增加了學生參與實踐的真實性,切實讓學生走出去,動起來。通過真實有效的問卷,達到調查報告的實用性價值;《發動機拆裝與技術推介》實訓過程中,解決了指導教師欠缺的問題,采用導生制與晉級制來有效解決。
三、存在問題及努力的方向
經專業組成員共同努力,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還是存在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表現在:1)專業組成員基本上都是來自教學一線,主要從事教學工作,教學任務繁重,不能保證有效的時間和精力參與到教學改革,有些任務不能如期完成;2)有助于教學的微課、動畫與視頻等教學資源不足或教學資料不適應時代發展,或不能如期完成,急需有一套較成效的教學激勵措施;3)采用網絡平臺授課還會受網速影響以及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問題;4)利用假期進企業專業實踐,進高校提升教學水平與教學資源拓展能力。
參考文獻:
[1]柏翠,程巍.淺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Dreamwevaer 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5(29):164-165.
[2]張桓,王蓓.翻轉課堂模式在“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新校園旬刊,2017(7):99-100.
[3]龔小濤.高職院校合格課程評估研究與實踐.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7(2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