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純森 李健 徐嘉 于艾彤
摘 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目前大學生創業風尚十分流行,其中高校大學生已經成為創新創業的主要群體,然而實踐表明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偏低。文章對“雙創”背景下高校大學生創業進行SWOT分析,并從政府、社會、高校及個人4個方面提出對策與建議,以助力藝術類大學生成功創業。
關鍵詞:創業;SWOT分析;對策
自從2014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被李克強總理提出后,國務院辦公廳曾多次發文強調“大學生是創新創業重要力量”。目前大學生創業風尚十分流行,其中高校大學生已經成為創新創業的主要群體,然而實踐表明高校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偏低[1]。因此,本文對高校大學生創業行為進行SWOT分析,并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以助力高校大學生成功創業。
1 “雙創”背景下藝術類大學生創業的SWOT分析
SWOT分析又稱“態勢分析法”,其中S和T分別是從自身內部的優勢和劣勢方面進行分析,O和W分別是從活動中外部環境提供的有利機遇和不利因素進行分析[2]。
1.1 優勢方面分析
1.1.1 專業優勢
高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鼓勵學生、啟發學生,因此,大學生的創新意識比較強,善于運用自己的視角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他們在創新創業方面更容易產生自己的一些想法并付諸實踐[3]。
1.1.2 創新優勢
高校大學生對新鮮事物比較敏感,觀察力和創造力強,善于從新鮮事物中挖掘潛在商機。感性是高校大學生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正是這種以情感為基礎的感性認知,使得大學生思維活躍,喜歡標新立異,追求新潮。
1.2 劣勢方面分析
1.2.1 自身綜合素質不足
創業不僅是想法的問題,創業需要創業者具備管理、法律、市場、金融等方面的專業知識,然而高校大學生缺乏上述較為完善的專業知識,并且自身綜合素質也存在不足,如軟件編程水平低,組織管理能力差,文化知識水平低下,因此,容易導致創業過程艱難。
1.2.2 創業實踐經驗缺乏
高校大學生創業知識多來源于課堂理論知識和創新創業比賽經驗,缺乏真正的創業歷練。他們創業之初創業思維相對比較簡單,對產品需求市場往往依靠主觀臆斷,因此,創業容易失敗[4]。
1.2.3 創業啟動資金缺乏
盡管一些學校都設有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場地、人員,稅收給予優惠,然而由于大學生信用制度并未健全,大學生創業失敗者較多,導致投資機構不信任以及銀行對他們貸款很慎重,故大學生的創業往往停留在創業創意階段,難以落地[4]。
1.2.4 創業風險意識不足
創業之初高校大學生往往全局意識弱,面對市場上的可變因素,不能充分預想到可能面臨的阻礙,在多次遭遇挫折和困難時,容易產生消極、沮喪的情緒,甚至意志消沉,導致放棄創業[5]。
1.3 機遇方面分析
1.3.1 國家優惠政策支持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各級政府部門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有利條件,并給予了一定的優惠政策支持,從小額貸款、稅收減免、房屋場租提供補貼等方面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扶持,并要求各地高校多為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提供教育和實踐機會。
1.3.2 “互聯網+”時代信息共享
“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在高校教育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通過互聯網,大學生創業者不但可以對商業、市場等相關知識進行學習,也能及時了解市場的發展變化,獲得最新的市場信息。
1.3.3 各高校開展系統的創業教育和實踐活動
創新創業類系列教育活動及創新創業比賽等實踐活動在各高校已經常態化開展,有的高校相繼成立了創業孵化基地,以創業帶動畢業生就業,同時積極利用互聯網改變藝術教育的原有思維和觀念,引導學生把自己專業和關注的領域與“互聯網+”相結合,進行創新創業實踐,高校采取上述措施不但豐富了大學生有關市場、企業的相關知識,而且培養了大學生的實踐能力。
1.4 威脅方面分析
1.4.1 創業觀念消極影響
中國的傳統家庭樂于子女生活安穩,父母對子女的創業一般都持否定態度,因此,來自父母的輿論壓力對大學生的創業產生了消極影響,從而導致很多有創業想法的大學生放棄了創業。
1.4.2 商業模式易被復制
高校大學生的創新產品技術含量低,因此,一旦創業之初開發的創新產品被類似產品公司所知曉,那些財力雄厚的公司可以盜取大學生的創業創意及產品,加快復制模仿其創新產品,利用其財力優勢把產品廣泛推向市場。
2 “雙創”背景下促進高校大學生創業的對策建議
2.1 提升自身創新創業素養與能力
(1)在大學期間,高校大學生要努力學習創業知識,經常參加創新創業比賽,以提升創業實戰技能。(2)大學生創業者應回避自身專業劣勢,利用自己專業優勢,結合所學專業特點,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發掘并識別創業機會。(3)大學生要充分把握市場發展方向,根據市場所需挖掘創新創業項目,在實際創業之前,注意充分發掘潛在風險,并提出預想方案。
2.2 高校構建完善的創新創業培養體系
(1)高校應緊跟時代潮流,把握社會發展的大方向,積極構建完善的創新創業培養體系,培養學生發散的創新思維意識,激發大學生的創業熱情,提高大學生創業實踐技能的水平,從而在校園內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風尚。(2)為了提升高校的創業教育水平,高校要加大學校創新創業的研究,成立大學生創新創業指導中心,構建在校大學生創業實習實踐平臺,主動加強與企業之間的合作,為在校生創業實習創造機會。
2.3 政府為大學生創業創造有利的社會環境
(1)政府應讓大學生在享受優惠政策時有法可依,同時各級部門為大學生創業簡化手續,以便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有利的社會環境。(2)各級地方政府成立大學生創業項目孵化基地,定期組辦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聘請基地內具有實戰經驗的成功創業人士幫助分析創業風險,促成大學生創業項目與當地傳統企業的合作,并吸引風險投資基金的資金支持,以從人力、資金、市場推廣等方面扶持優秀創業項目并推向市場。
2.4 全社會給予大學生正面向上的社會支持
(1)全社會也應摒棄以往安逸平穩的心理觀念,鼓勵大學生勇于創新,挑戰自我,社會媒體要宣傳成功的創新創業項目,傳播創新創業文化思想,給予正面向上的社會輿論,積極促成企業與學生合作,使得項目能夠實現由創意到產品的轉化,以達到雙贏的局面。(2)家長要轉變對子女創業的偏見,正確看待大學生創業行為,從而消除大學生來自家庭及社會的創業壓力。
3 結語
高校大學生在“雙創”背景下應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對于自身方面,應充分發揮專業知識豐富、創新意識強、易接受新事物等優勢,要克服自身的劣勢,盡可能地掌握創業必備的知識和技能,提升創業項目的技術含量,利用優勢互補組建自己的創業團隊,并選擇自己擅長或專業對口的項目著手創業,不斷積累經驗。對于外部因素方面,充分利用國家對創業大學生傾斜政策,在自己創業團隊能力范圍內使創業威脅所帶來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水平,以促使創業成功。
[參考文獻]
[1]成哲.基于“知行合一”視角下藝術類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24):206-208.
[2]田蕾.基于SWOT理論的大學生創業現狀分析及其教育對策[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8(4):13-15.
[3]張立煌.高職藝術類學生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8(3):32-35.
[4]張東輝.藝術類大學生創業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戲劇之家,2017(24):205.
[5]胡巍威.高校藝術類大學生創業現狀及能力培養[J].創業科技論壇,2012(16):129-130.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the entrepreneurship trend of college students is very popular at present, among which college students have become the main group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However,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success rate of entrepreneur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is relatively low. SWOT analysis of starting up business of students in colleges or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creation” is analyzed in this paper, and puts forward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the government, society, universities and individuals,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successful entrepreneurship of art students.
Key words:entrepreneurship; SWOT analysis; meas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