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憶群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能力不斷提高,我國也面臨著許多西方發達國現在正在面臨的問題,那就是人口老齡化。文章研究了“互聯網+”環境下老年教育供求與對策。在“互聯網+”的環境之下,對于不同地區的老年人進行采訪,我們不難發現,很多老年人都無法快速地融入“互聯網+”的環境當中,而且針對老年人的互聯網產品也是少之又少。因此,對于老年人的教育問題,應該借鑒國外很多老年教育的優秀成果,更新現在社會上人們的生活觀念,加大對于老年教育的投入以及老年教育的相關制度和平臺的設立。
關鍵詞:互聯網+;老年教育;供求對策
其實對于現在社會上的人們來說,人們更傾向于終身教育。教育不應該只是貫穿于人們的學生時代或者是為了工作而不得已學習的事情,更多的人們是將教育和學習視為一個終身的問題。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目前以老年人為主體的教學也在不斷地開展。在如今這個信息化的社會當中,人們也離不開互聯網的發展,那么如何讓老年人利用互聯網來進行教育學習是當下需要解決的一個較大的問題。因為互聯網對于老年人來說是陌生的,并且老年人在這一階段的學習能力在不斷地下降,所以讓老年人利用網絡進行學習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1 老年教育的內涵
老年教育其實包含在我國繼續教育的概念之下,它是終身學習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老年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老年化帶來的一系列問題,而且能夠推動社會的建設。在2015年的時候,李克強總理就曾經提出“互聯網+”的計劃,隨后“互聯網+”逐漸運用在了人們生活中的各個部分,當然老年教育“互聯網+”的結合也是一個必然發展的趨勢。老年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豐富受教育者的生活,提高教育者的生活質量,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之下,很多的老年人也希望能夠用互聯網進行學習,傳統的老年人教育只是局限于課堂傳授。老年的教育模式與學生階段的教學模式是不同的,學生階段的教學模式是為了傳授知識,但是老年人的教學中能夠讓老年人去學習一個互聯網的應用,熟悉一款手機軟件這些都是對老年人教育的一種行為,所以對于老年人的教學,很多都屬于老年的教育范圍[1]。
2 我國老年教育的發展現狀
在西方很多國家,老齡化的問題已經存在了很多年,所以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積極開展“互聯網+”教育背景之下老年人的遠程教育,以此來緩解老齡化問題不斷加快的現象,我國開始對老年教育進行嘗試是在20世紀80年代,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推進了老年教育的不斷發展,所以隨著互聯網網絡的發展,遠程教育也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出現,在1999年年末,我國正式成立了網上老年大學,為我國開展遠程老年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隨后我國的老年教育事業呈現了一個整體快速上升的趨勢,從21世紀初開始,我國網絡遠程老年教育進入了高速發展的時期,逐漸在北京、江蘇、陜西等多個地區出現。在這一時期出現了很多結合現實社會中實際情況而運營的老年教育平臺。2012年,我國的老年教育達到了穩定發展的時期,這幾年的發展過程中,我國老年遠程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在我國,專注老年教育的學校有將近60 000多所,但是對于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來說,這些機構是不足以滿足老年人的教育需求的。很多這一方面研究的教育家都想要發展在線網絡教學,推動我國教育事業。雖然如此,但是我國老齡化速度導致老年人的教育供求矛盾依然存在[2]。
3 老年教育供求關系中存在的問題
其實,在研究老年教育關系供求中存在問題的過程中,很多的研究者都采取了實際采訪的模式對很多老年人進行調查,同時針對很多老年教育的專家進行訪談,訪談主要是針對老年教育問題,還有在老年之后是否能夠有興趣去接受這些教育以及老年人對互聯網了解問題,經過一系列的調查研究,發現他們之間所存在的問題如下。
3.1 老年人很難融入互聯網
其實對于我們的年輕人來說,利用互聯網進行打車、轉賬、購物以及支付是非常方便的。它已經滲透到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但是相對于年輕人來說,老年人更需要的是足不出戶去解決這些問題,他們需要的是可以不用去銀行就能夠領取他們的工資,足不出戶就能夠買到他們想要買的東西,所以如果他們能夠和互聯網相融合,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對他們的幫助是利大于弊的。但是,對于很多老年人來說,他們依然不愿意去了解互聯網。也許是因為他們的手指不夠靈活,且聽力在不斷地下降,所以操作起來很困難,并且很多時候子女不在身邊或者工作很忙,沒有時間去教自己的父母使用互聯網。另外,互聯網模式之下,很多電信詐騙以及超流量的高速費都會導致老年人對互聯網望而遠之。
3.2 老年人的閑暇教育缺失
對很多老年人來說,尤其是剛剛從工作崗位上退休下來的來說,退休之后的生活會讓他們覺得生活周圍空虛,他們需要外界的一些影響使他們盡快地適應退休之后的新生活,很多老年人在退休之后,并沒有太多學歷的要求,他們只是想要享受一些豐富的晚年生活,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雖然目前針對年輕人需求的網絡產品非常多,但是針對老年人娛樂的產品少之又少,這就導致了很多老年人對互聯網并沒有太大的興趣。
3.3 老年人的教育失衡
自從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之后,我國老年人數和比例都在不斷地增加,所以繼續教育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現象,這一現象不僅僅出現在城市中,很多偏遠地區的老年人很渴望教育資源。但是我國本身的城鄉不平衡,導致了我國老年教育的發展也是不平衡的,在基礎設施方面,城市遠遠超過了農村的教育基礎設施,所以這在很大程度上就阻止了農村老年教育的開展,農村的老年教育依然停留在老年活動中心的教育模式當中,這種教育模式參與程度的覆蓋面較窄,能力有限。我國本身的東西部差距也導致了我國不同地區老年教育的理念和設施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3]。
4 解決措施
4.1 樹立積極的心態
相關的政府部門可以對老年人“互聯網+”融入進行鼓勵,幫助老年人樹立學習的信心,讓老年人盡可能地掌握“互聯網+”大背景下的各種事物,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讓老年人享受到互聯網模式之下的便利,激發老年人融入互聯網的積極的心態。
4.2 加大投入力度
針對老年教育問題,政府部門可以加大相關的投入,讓政府在這個過程中作為主導力量,通過一些財政的補貼方式讓偏遠落后地區的老年人也能夠享受到老年教育,面對老年教育失衡問題,政府在經濟上應該有所倚重。同時,政府又可以鼓勵一些有聲望的企業進行老年教育活動的開展,對農村地區和我國西部比較落后的地區加大扶持的力度,完善相關的設施,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老年教學正常運行。同時,相關的政府部門應該有一些財政上的措施,盡可能地減少老年人在進行老年教學過程中所需要支付的費用,盡可能地使老年教育覆蓋大眾。
5 結語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以及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我國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老年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斷地增長。老年教育不僅是一種繼續教育,更大意義上是老年人再步入社會的一個保障。并且我國的互聯網信息技術也在不斷地發展,如果能夠將“互聯網+”與老年教育相融合,那么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目前老齡化為社會帶來的壓力,有助于提高全民素質,創建一個學習型的社會。建設一個教學平臺,實現資源的共享,使老年人更好地融入互聯網的大背景,過上豐富的晚年生活。
[參考文獻]
[1]蘇迪.“互聯網+”環境下老年教育供求與對策研究[J].天津電大學報,2016(2):61-64.
[2]孫國珍.“互聯網+”環境下老年教育供求分析[J].文學教育,2017(10):144.
[3]李紅霞.“互聯網+”視閾下老年教育推進策略研究[J].現代交際,2016(23):48-49.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Chinas economic capacity, China is also facing many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West. The problem now facing it is that the population is aging.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old-age educ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under the “Internet +” environment. Under the “Internet +” environment, interviewing seniors in different regions, we can easily find that many elderly people can not quickly integrate into the “Internet +” environment, and there are very few Internet products for the elderly. Therefore, for the education of the elderly, we should learn from 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of many old-age education abroad, update the people's life concepts in the society,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in old-age educa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relevant systems and platforms for old-age education.
Key words:Internet+; old-age education; supply and demand countermeas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