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商貿科技學校英語組 安徽合肥 230000)
2008年初,教育部提出“今后將每年舉辦全國職業院校技能競賽”,形成“普教有高考,職教有技能競賽”的制度。幾年來,這兩條平行軌道的制度運行平穩,發展迅速,是我國教育改革的一項制度創新,更是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方向和模式、人才評價機制和選拔機制上的一次有意的嘗試,探索出了一條職業教育發展的新路子,真正做到“以賽促教,以賽促學”。
中等職業學校應根據國家英語技能大賽的規程和信息,改革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把技能大賽同平時的日常教學結合起來,既注重選拔優秀的學生參加競賽又要照顧到基礎較差的學生對英語學習不失去興趣,并以此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創造力和就業能力。
從兩年來全國職業院校英語技能大賽的一些典型題目和比賽環節我們不難總結出對于中職英語教學要求的發展趨勢。“在線測試、情景交流、職場應用、職業風采”的四個環節以及各環節中的經典題目形式多樣,其共同特點都是對于英語聽、說、讀、寫等綜合應用實力的考查。對于教師來說,就要注意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善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這些素質。但是在目前的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基于大多數學生的英語基礎,學習興趣以及學校及社會對中職英語的重視程度等條件所限,教師們往往感到力不從心,只能采取一些單一的流行的教學方法,不能創新發展以適應技能大賽要求。其實教師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應該充分重視學生的主觀需要,以學生為中心,建立以學生能力為本位的教學理念,不拘泥于任何一種單一的教學方法,要博采眾長,重視英語教學理論的學習和實踐相結合,從而結合學生的特點對教學方法有所創新。
在教學內容上,要注意體現實際應用型和職業實用性。兩年來全國英語技能大賽中的“情景交流”環節,選材都非常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都是學生熟悉的事件,如:服務類的網購、文明行為規范、保護環境、助人為樂;工科類的安全生產等等,這樣做法更有利于學生充分發揮其表達能力。然而,反思我們目前的單詞和教學內容過于深奧、文章內容過于陳舊、對話過于冗長。我們中職英語課的目的是讓我們的學生樂于參與、敢于開,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目的。因此,教師在教學內容的處理上,就應該考慮教學內容要聯系生活實際、聯系學生興趣、靈活運用,而不是一層不變、墨守成規地終于課本。
“聽說領先,重在應用”是一條非常重要的英語教學原則。英語技能大賽上也充分體現了這一原則。“在線測試、情景交流、職場應用、職業風采”四個環節均能考查出學生的聽說能力、閱讀能力、英語應用能力等。日常英語教學中“先單詞、再句型、重語法”的教學方法顯然已經不適用。如何讓中職學生樂于學英語,如何讓中職學生學好英語已成為教師們亟待解決的問題。而全國職業院校英語技能大賽的環節給予了我們重要的啟示。
其中最主要的是要求學生有一定的詞匯量以及訓練有素的英語反應能力。反思我們的英語教學,在課堂上教師能否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計劃的聽力訓練?是否向學生傳授英語聽力技巧和閱讀技巧?是否英語課都變成了教師一言堂的說教課?是否每個模塊的聽力課都一帶而過?因此,教師們應借鑒英語技能大賽,把聽力課設計得更風趣,鼓勵學生多學喜歡的英語歌曲,多看喜歡的英語電影。
“情景交流、職場應用”這兩個環節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可以允許學生自由創作,自由發揮。反思我們日常的英語教學中,教師是否經常給予學生發表獨立見解的機會。在日常教學中,英語練習多為選擇、填空為主,對話多以背誦全文為要求。因此,教師應借鑒大賽對學生個體的尊重精神。在日常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精神,讓他們充分發揮個體的潛能,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把課堂教給學生。
教育理論認為:“教法大于內容”。好的老師傳授的不僅是知識,更是學習知識的方法。這就對教學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語技能大賽中的口語比賽環節,采用“情景交流、職場應用”等形式,其內容往往與職業教育的內容息息相關。中職英語教師就要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考慮引入職業能力的培養,改編以往單純以語言知識為基礎進行教學設計的模式。在全國職業院校英語技能大賽中,我們看到“情景交流、職場應用”環節是“分組對抗”的比賽形式,這樣的模式可以激發參賽選手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這種形式也可以借鑒到中職英語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可以嘗試在課堂上組建多人的學習團隊,在課堂上積極組織他們進行學習,討論,互相幫助,這樣學生們可以形成團隊學習的氛圍,可以共同進步,共同提高。
幾年來,全國職業院校英語技能大賽形式分為兩大類別:服務類和工科類。英語技能大賽的考核內容都是與行業密切相關的主題,如:服務類的酒店服務,網購等;工科類的安全生產等等。同時,大賽的評委們都是由國內的知名的英語專家以及外籍教師組成。因此,中職英語教學不應只以教科書的形式為主,而是要以專業為背景,建立能幫助學生學習的、內容選擇更貼近學生未來職業、體現學生未來職業特點的教材;也可嘗試采用動態教材的積累,即可以隨時抽取、補充、更新、緊跟本專業主流技術的內容,如:英文產品說明書、英文技術規范、英文工藝流程、英文操作流程、英文接待用語、英文服務用語等等,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所學課程內容就是他們的未來需求,在今后的工作中真正能用到的,對他們今后適應崗位工作密切相關,這樣學生才能有興趣主動參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