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市江牌小學 甘肅臨夏 731100)
思想道德素質,是衡量一個人素質的核心內容,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學校學生工作的一個中心環節。做好德育工作,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學生良好道德情操、心理品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保證人才培養的正確方向均起著主導作用。
人的素質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智能素質、體能素質、審美素質、勞動技術素質和心理素質。其中,思想道德素質居領先地位,起主導作用。我認為當前,在對小學生進行德育工作時,必須堅持以共產主義思想體系為核心,從社會主義的最基本的社會公德抓起,把他們對共產主義的向往,引導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階段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上來。[1]
遵循德育大綱的要求,根據學生不同年齡特點,統籌安排,各有側重。小學,主要向學生進行“五愛”為基本內容的初步的社會公德教育和有關社會常識教育。在內容上應以下幾方面著手:
1.加強對學生思想前途的教育,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時深入開展黨的基本路線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教育,近代史和國情教育,樹立正確的理想,為中華之崛起而奮斗![2]
2.增強道德意識,學校應以“五愛”為目的,以“五心”教育為中心,以《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位藍本,努力提高學生的道德水準,造就高尚的社會主義新人,培養優秀的接班人。[3]
3.強化紀律觀念。學校應通過嚴密的規章制度,加強對學生的紀律約束,增強學生的自覺意識和紀律觀念,勇于同違紀行為作斗爭。同時,向學生進行一定的民主、法制教育,以便培養他們成長為合格人才。
平時在教學管理過程中,教師只重視教學方法在傳授知識與發展能力方面的作用,忽視了它在實施德育方面的作用。教學管理過程中,良好途徑的選擇,科學的管理方法的運用,是教學管理獲得思想品德教育成功的必備條件。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寓德育于豐富多彩的活動之中。可以組織高年級學生到烈士紀念館、博物館等參觀,還有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等,使學生在實踐中鍛煉成長,提高學習興趣、豐富學習生活、增進同學間的友誼.通過“讀百本愛國主義書籍、唱百首愛國主義歌曲、看百部愛國主義影視片、講百個愛國王義故事”等系列活動,有機地與“五愛”(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教育內容和“五自”(自理、自律、自護、自學、自強)能力及行為規范的訓練結合起來,做到活動前重引導,活動中重指導,持之以恒,力求成效。
小學生的心理常常是他喜歡的人,就很認真的聽他的話。而要做的這些,教師必須對學生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寬容,多一份愛。新型的師生關系應是參謀與伙伴的關系。師與生是平等的關系。新型的師生關系要求教師無論在課堂上也好還是德育活動中都要把自己和學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讓學生成為教育的主體。
教育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心靈接觸的過程,教師的期待效應是師生間真摯感情的體現和外露。教師的期待是教育過程中是一種潛在的、暗含的力量。心理學的研究不止一次的充分證明了這種期待的效應。要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地體現德育的實效,教師應有效地運用這種期待,使之發揮出這種力量的強大,這也是建立良好的德育氛圍的重要途徑。
小學德育工作是造就人才的基礎工作,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奠基工程,是關系到民族興衰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敗的大事。德育工作者要清醒地認識到肩上的重任,加強自身修養,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肯定地說,新形勢下德育工作堅持經常化,保持學校長久的德育工作氛圍,對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對后進生的轉化和提高會起到良好的作用。在搞好德育活動中,要求學生“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開展愛親人愛校愛家鄉的活動,使德育工作經常化。我們經常用英雄模范的可歌可泣的事跡教育學生,像英模那樣生活、學習、奮斗。
德育工作是多方面、多角度、多途徑的系統工作,因此,絕不可忽視下列幾種相關因素,且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1.提高教師素質。目前應著重做到:端正對學生的態度,尊重每一位學生,多表揚、善啟發,看到其長處,激勵其不斷進步。完善學生品德信息反饋機制,重視家訪,學會在有控制的道德情境范圍內獲取學生信息。要優化德育隊伍結構,建立一支專兼結合、功能互補、信念堅定、業務精湛的德育隊伍。
2.重視校園文化建設。要大力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具有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學術、科技、體育、藝術和娛樂活動,建立以社會主義文化和優秀民族文化為主體的、健康生動的校園文化。要努力凈化校園環境,抵制消極、腐朽思想的滲透影響,引導校園文化氣氛向健康、高雅的方向發展。在整個社會精神文明建設中,學校應成為最好的小環境,并對大環境的優化做出貢獻。
3.不斷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是貫穿學生思想教育的一條主線,是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的思想基礎。學校應在每周一早晨舉行升國旗儀式,師生高唱國歌,校長在國旗進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并且還應建立由各班推薦優秀學生輪流擔任旗手的制度,并對學生進行專門的升旗、降棋、護旗的規范化訓練,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德育是塑造人的靈魂工作,從事教育工作是一項極其神圣的事業。而師愛是德育之本,沒有愛心,再好的方法也會變得蒼白無力。德育工作者要像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關心、愛護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