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目前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教法、學法、評價、選課等問題,本文倡導以高中英語的課堂教學為載體,促進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提升;按照分步推進的方式進行,以此提升英語選修課的效率;注重評價改革,讓學生在學習中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1.教法方面。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師不僅要確立自身的主導地位,還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來提升教學效果。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部分教師還是采取傳統的教學方式,以單向傳授的方式進行英語教學。比如,在語法的講解上,教師只是單純地對知識點進行分析,不能在學生所熟悉的、感興趣的語言環境中對知識點進行講解,讓學生通過實際例子掌握知識點。這樣就不能加強學生對于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也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不能激活他們的思維,因此難以提升學習效果。
2.學法方面。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由于課程安排緊張,學生的學習壓力十分大,科學的英語學習方法至關重要。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引導,讓他們用合適的方法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學習方法因人而異,部分教師對于此方面的研究不夠重視,聽之任之。這樣,學生的學習過程是自發的、盲目的,效率比較低。
3.評價方面。在高中英語教學的評價中,教師往往只注重結果的評價,比如考試。但是,高中英語不只是教授單純的知識點,更重要的是對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因此,評價如果不對學習過程進行考察,就不能全面地提升學習的質量。
4.選課方面。新課程改革設置了更多適合高中生的英語學習課程,對高中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具有積極的提升作用,對于他們形成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具有積極意義。但是,目前的選課還存在落實不夠嚴格、規劃不夠合理、注重形式而對實際的效果不夠重視等問題。在教學內容安排、課程設置、評價體系以及時間的安排上也存在問題,以至于選課形式大于內容,效果不理想。
1.明確高中英語的教學目標,促進高中生英語核心素養的養成。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根據高中生的學習基礎及認知特點進行教學。他們不僅要掌握高中英語的基礎知識,還要在語言的運用上下功夫。學生在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過程中要對英語知識進行運用,還要用英語知識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同時,要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只有具備了英語思維,學生的英語學習才會事半功倍。只有在學習中運用好英語的思維方式,具備了英語的核心素養,才能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優化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也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教師在課程的設置上要給學生留有空間,鼓勵他們優化自身的英語學習方式。在學習中,學生在自身的知識基礎之上,通過觀察、體驗、探究等,在學習中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將自身的學習動力和潛力發揮出來。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實踐、思考、再實踐,對自身的學習潛能進行開發,從而在學習中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多媒體技術和各種信息資源,增加學習渠道,提升學習的效率,促使學生找到適合自身的、感興趣的學習方法,對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具有積極意義。
3.完善評價體系,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質量。英語是一門實用的課程,要對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進行評價,只有這樣才能對他們的英語學習進行比較全面的評估。同時,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也是比較重要的評價內容,這是新課程改革一直倡導的,它對高中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形成起到了積極作用。
1.提高英語課堂效率,提升英語課堂教學的質量。一是優化教學目標。首先,教師必須要對教學目標進行深入的分析,然后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目標進行細致的了解。同時,教師要注重在教學中進行分層教學和差異化教學。按照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制定教學內容,通過難易適度的教學內容,讓每個學生在學習中都可以得到提升。學生的具體情況主要包括學習基礎、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興趣等方面。二是優化教學設計。教師在教學中居于主導地位,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能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這樣的引導主要是在關鍵問題或者知識點的引導上,以此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效率。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明確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還要讓他們在對難點進行解答的過程中善于提問。教師要善于回答,對學生進行啟發式教學,以此來提升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教師在對教材內容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要對學生的自主學習部分、教師的講解部分進行適度把握,明確哪些教師要講得多一些,哪些學生要自學得多一些。三是優化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靈活多變的,教師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比如,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過去完成時的內容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播放相關的對話,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讓學生領略到英語知識的實用價值,讓學生對知識點加深印象。教師還要注重對話教學,讓學生的口語能力得到提升。可以播放一些英語歌曲和經典影片,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素養。無論是哪種教學方法,都要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目的,要與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結合,以此來提升教學質量。
2.重視選修課,提升高中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選修課對于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比較重要,可以分布推進,按照學校自身的條件來進行適當的安排,循序漸進地發展。比如,教師可以讓成績較好的學生在選修課上多花一些時間,對知識面進行擴展,對難度大的知識進行了解、分析和思考,促進學習質量的提升。對于學習基礎差一些的學生,教師可以對其降低要求,通過選修課來對課本知識進行鞏固,加深對其的掌握程度。
3.重視評價體系的建設,提升高中生英語學習的自主能力。通過設置科學的評價體系,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舉行“進步標兵”評選,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閱讀大王”評選,以此來激發學生進行閱讀的拓展,提升高中生英語學習的興趣,促進他們英語綜合素養的提升。教師可以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中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自己評選出在小組中表現優異的學員,同時,在這樣的學習模式中,教師有更多的時間關注學生的表現,對學生的評估也更全面。
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是要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提升,能為他們形成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提供基礎條件。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方法等進行深入研究,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法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以此來為他們的學習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動力,進而提升學習效率,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