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民大學朝陽幼兒園 馮靜鷺
1.體悟畫面所呈現的寧靜、神秘之美,感受自然的神奇與繪畫創作的美妙。
2.通過對系列畫作的欣賞,感受作品中色與光的奇妙聯系,體會印象主義注重捕捉不同光線下景色自然美的特征。
活動重點:引導幼兒萌發對大自然的美好情感,體會印象主義的主要特征。
活動難點:感受作品中顏色的變化和光的聯系。
經驗準備
1.幼兒經驗準備:觀察一天中物體的顏色在陽光下的變化。
2.教師經驗準備
(1)了解創作者——畫家莫奈。
(2)熟悉《睡蓮》的創作背景及相關藝術理論。
物質準備
1.作品及輕音樂
2.《睡蓮系列》噴繪品4幅
3.多媒體設備
1.觀察描述階段
主要提問
(1)這幅畫帶給你一種什么感覺?
(2)在這幅畫中你看到了什么?
實施要點
(1)給予幼兒觀看、感受畫作的時間,使幼兒能與畫作進行交流。
(2)現場依據幼兒的關注與表達,采用追問的方式,幫助幼兒進一步觀察畫面與描述。
2.內容分析與解釋階段
主要提問
(1)你覺得這張畫畫的是什么時候?天氣如何?你是通過什么感覺出來的?
(2)這四幅同為《睡蓮》,而為什么會是不同的畫面呢?
實施要點
(1)對幼兒描述到的畫面進行放大,引導幼兒觀察畫面、感受畫面中光與色的聯系。
(2)創設機會,多鼓勵幼兒討論與表達,肯定幼兒的感受。
(3)進行小結,加深幼兒對印象主義注重捕捉不同光線下色調美的體會。
3.評價階段
主要提問:你喜歡這四幅畫嗎?為什么?
實施要點
(1)鼓勵幼兒說出自己對作品的感受,并給予肯定和鼓勵。
(2)即興將幼兒對畫的感受組編成散文式語言,并朗誦給幼兒聽,增添幼兒對自然以及繪畫創作的美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