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素質教育的力度不斷加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幫助學生平衡各科學習,以實現個人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地理是初中的基礎課程,研究的主要內容為地球上的各種自然現象與社會現象,知識點相對較為瑣碎,且難以完全把握,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產生困難。因此,初中地理教師應當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利用翻轉課堂進行教學,幫助學生理解教材的知識點,并達到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的學習目的。
調查發現,在教學中,很多初中地理教師都比較習慣按部就班的講課方式,此種教學方式的主要優勢在于教師不會落下任何一個知識點,且能夠按時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與教學目標,但其缺點也非常明顯,即師生之間的互動相對較少,學生在聽課時容易感到無聊、乏味,致使課堂氛圍過于壓抑,從而降低了聽課的質量。翻轉課堂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學生可以根據教師提前精心挑選的多媒體資源和提出的問題進行課前預學,并根據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自行決定觀看哪些視頻與圖片,有更強的針對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可將教學視頻做得更為精細,將知識點分得更細致,將學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過來,使學生擁有更多的選擇。
比如,學習與中國疆域相關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事先整理一些視頻、圖片等資源,如 《北緯30°中國行》 《遠方的家》《邊疆行》等,并整理成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單,融入教材中的內容,使視頻的內容能與教材的內容相結合,讓學生深切感受中國地理風貌與人文風貌,從而激起學習地理的興趣與熱情,并主動進行探究,最終達到拓寬知識面,提高學習能力的目的。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精選部分視頻播放給學生觀看,并組織知識搶答賽,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傳統的教學方式大多是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基本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導致其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欲望不強。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教師應當意識到傳統教學方式存在的問題與缺陷,并通過轉變教學方式來強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讓他們能夠更好地融入課堂教學中,從而提高其學習的興趣與熱情。翻轉課堂的特點是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并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作為評價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同時,因現代學生的自主意識相對較強,其在學習過程中不愿被教師束縛,更不愿被迫去學習,而翻轉課堂則能夠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使之帶著興趣與熱情去學習地理。
初中學生容易對西方國家產生興趣,主要在于西方國家與亞洲國家完全不同,具體包括思想文化、建筑風格等,這些都是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對此,教師可結合相關視頻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西方的風土人情。比如,學習與美國相關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根據初中生的心理特點、興趣愛好來搜集一些優質的電影片段,以及孩子們去美國旅游時的視頻、照片等,利用 “E+互動平臺”建立翻轉課堂,組織學生課前觀看,且影片的內容必須要與美國文化、風俗、建筑等有關,以方便學生了解美國地理。實踐證明,通過課前觀看視頻,學生可以提前了解更多其他地區、其他國家的地理現象,或者可以用地理知識去解釋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如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其實是一種很正常的自然現象,因為海拔的高低會影響氣溫,海拔越高則氣溫越低,而氣溫則會影響植物的花開花落。
翻轉課堂的創設意義在于讓學生認清自己學習中的不足,給學生以更多的學習自主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使之逐漸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逐步擺脫對教師的依賴,從而不斷提高學習效率。筆者認為,在上課過程中,學生不僅要認真聽教師講課,還需要進行思考,通過思考來理解與消化教師所講的內容,從而使自身的學習效果得到不斷提高。而教師則應當從學生角度出發去思考問題,并據此設計合理的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單和課堂教學設計、學案,讓學生在聽課過程中主動進行思考,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及時轉變其對學生的態度,要學會去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從而使課堂教學的氛圍變得更為輕松與活躍,讓學生在歡樂中學習、思考、成長。
比如,教學與東北地區有關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通過相應的視頻或者圖片來展示東北的地理風貌與風土人情,如東北二人轉、東北秧歌、東北雪景,等等,以此加深學生對東北的認識與了解。隨后,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從地理、地勢、氣候角度來對東北三省進行分析,使之主動開動腦筋進行思考,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與學習習慣,并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去思考問題,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不斷提高學習的效果。課余時間,教師還可多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了解其對地理這門課程的看法,并根據學生的看法來對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進行完善與調整,從而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與積極性。
每一種教學模式都有其缺陷與不足,但在新課改背景下,學生的成績已經不能作為衡量其綜合能力的唯一標準,教師開始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嘗試采用翻轉課堂的方式進行教學。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也存在不足之處,對此,教師可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來找到其中的不足,以充分發揮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作用與價值,從而不斷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效果。
從教學過程來看,教學評價的重點包括以下兩個方面:①重視情感方面與過程方面的評價。初中地理教師可以通過發放學習記錄檔案的方式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要求學生將地理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挫折、具體的解決辦法、學習感想等寫入檔案中,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與知識運用情況。比如,在學習完“全球氣候變化”這個章節的內容后,教師就可以通過學習檔案了解學生是否在生活中做到不亂扔垃圾、節約用電、健康出行,等等。②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主要特點是參與課堂教學的主體不僅包括教師與學生,學校、家長也可以參與進來。比如,教師在布置課前作業時,可事先與家長進行溝通與聯系,并建議家長對學生的課后學習進行指導、監督、評價,以實現教學評價的全面性。與此同時,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也有可能參與到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當中,學生之間也可以相互進行評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指導與幫助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其也可以作為評價的主體之一,但教師的評價應當盡量做到中肯、客觀,從而保證評價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除此之外,學校的管理者對教學活動的開展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可以通過參與教學評價,使得評價更為完善、健全,從而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翻轉課堂是一種現代教學模式,其對學生學習能力與地理素養的提高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初中地理教師可通過轉變教學方式、強化學習主體、增加課堂活動以及完善評價機制等方式來構建高效的地理課堂,讓學生享受到學習地理的樂趣,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習效果。
[1]周成.“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7,(5).
[2]王惠蓮.初中地理教學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J].新課程(中學),2016,(12).
[3]孟培.初中地理翻轉課堂模式建構初探[J].考試周刊,2016,(23).
[4]顧夢夢.翻轉課堂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實施與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