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業大學 陜西西安 710021)
大數據技術的出現,給許多行業領域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工作質量。在高校教育管理實踐中,受傳統教育管理觀念的影響,其中還存在諸多的問題和缺陷,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改進,將嚴重制約高校教育管理發展。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對于提升教育管理質量具有十分明顯的作用,因此,高校應該及采取有效措施,基于大數據技術建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發展戰略,從而提升教育管理的整體質量。
在高校教育管理實踐中,對于學生來說,因為他們正處于成長過程中的主要階段,各方面的能力也都基本已經形成,因此在管理過程中已經不需要像管理小學生那樣嚴格,但是要想使管理工作質量卓有成效,良好的管理模式也是必不可少的。而與高校學生接觸最多的就是教師,這就對高校教師的管理水平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但是從當前的管理現狀來看,一些高校教師存在工作熱情不高,教育管理水平欠缺等問題[1]。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可大可小,因此在實際管理過程中,教師在管理工作中的責任心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一些高校教師沒有意識到教育管理工作對于學生發展的重要性,不重視學生管理工作,缺少一定的責任心,工作積極性不高。
在大數據環境下,當前的高校教育管理實踐中,良好的教育管理模式是保證學生管理工作質量的關鍵因素,在管理過程中,一些高校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管理工作模式,像管理中小學生那樣管理高校學生,一味的追求嚴格,注重管理的實效性,這其中難免會存在一定問題[2]。對于高校學生來說,應該在進行教育管理的同時,注重一定的思想管理和心理溝通,了解學生的真正需求,因為學生教育管理的最終目的是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從而使學生更好的學習和掌握職業技能,進而促進學生發展,而不是一味的要管住學生。但是,遺憾的是,當前仍然有部分高職院校教師沒能意識到這一問題,管理觀念一直比較陳舊,無法適應當前高校教育管理的實際發展形勢。
教育過程中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應該給予重點關注的。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高校教育管理是一項十分系統和復雜的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管理質量,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至關重要的[3]。但是從當前的情況看,高校從事教育管理工作的多為年輕的教師,有些甚至剛剛畢業不久,本身還沒有完全從一個學生的角色轉換過來,這些教師由于缺乏管理經驗,在教育管理工作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及時解決,將大大影響教育管理工作的整體質量。高校教師應該具備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對于教育學、管理學也應該有所了解,這樣才能更好的開展學生管理工作,但是由于多數高校教師并不具備這些知識儲備,管理水平不高,管理過程中缺乏針對性,也沒有形成科學完善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機制,影響了教育管理的整體質量。
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教師應該首先明白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教育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管學生,而是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讓學生更好的學習,為以后的成長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4]。所以,高校教師應該積極轉變學生教育管理理念,將服務學生作為管理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及時應用大數據技術,建立一種良好的教育管理信息化發展模式,并且在管理過程中與學生之間建立起一種平等的關系,不能一味的追求教育管理的效果,及時傾聽學生對于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然后根據高校學生的實際訴求,及時對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予以改進,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拉近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從而不斷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整體質量。
從前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大數據環境下,影響教育管理工作質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老師應該及時認識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然后適時開展教育管理模式的創新和改革,從而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是一個系統的過程,之前學生教育管理質量不高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管理過程缺乏統一的模式,管理過程較為隨意。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高校教師應該積極進行探索和改進,應用大數據技術的優勢,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和成長特點,逐漸形成一個統一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模式,規范教育和管理行為。在此過程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保證教育管理信息化得以順利開展的重要保證,老師應該在這一方面多下功夫,不斷進行探索與實踐[5]。除此之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高校教師應該將這兩項內容考慮其中,將其科學的融入到學生的日常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中,從而有效提升管理質量,促進學生更好發展。
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對于提升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質量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老師應該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對信息化給予足夠重視,不斷創新和改進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模式,促進高校教育管理質量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