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七臺河市北興農場初級中學 黑龍江七臺河 154624)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肩負著塑造靈魂、塑造人的時代重任,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是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越是信息化高科技時代,教育和教師的地位和作用就愈發凸顯。然而據調查現在很多老師職業信仰缺失,工作缺乏熱情與活力,缺乏職業幸福感,體驗不到工作樂趣;缺乏改變與創新,工作失去動力和信心。總之現在各學校教師職業倦怠程度在整體上比較嚴重。一個陷入職業倦怠的教師所表現出來的負面情緒和行為,嚴重影響教師隊伍的專業發展和教育事業的進步。
興國必先強師。2018年1月31日,國務院公布了《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提出要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新形勢、新使命,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擺在我們面前的迫切任務。
應對策略
思想工作要關注需求,對癥下藥。針對大部分教師的思想現狀,及時了解教師們產生職業倦怠的成因并加以分析,盡可能尋找出解決的對策,為提高教師們的職業生活質量和教育教學質量提供借鑒和指導,是教師隊伍建設的當務之急。然而現在的很多老師對自己的現狀并不自知,傳統的說教顯然又不能勝任,而引入六頂思考帽,讓教師團隊和個人都能運用六頂思考帽模式來思考,教師們就會不再局限于他原有的某一單一思維模式,因為六頂思考帽代表的六種思維角色,幾乎涵蓋了思維的整個過程,它把人們從固定思維中解放出來,幫助思考者克服情緒感染,剔除思維的無助和混亂,擺脫習慣思維枷鎖的束縛,以更高效率的方式進行思考。六頂思考帽是一個操作簡單、經過反復訓練都能掌握的思維工具,它給人以熱情,勇氣和創造力,既能避免自負和片面性,又能讓人們把所有的觀點并排列出,然后尋找解決之道。學校引導教師運用六頂思考帽模式圍繞職業倦怠的成因及對策進行討論、研討、論壇或自我梳理,讓每一次思考,每一次討論,每一個決策都充滿新意和生命力,教師們認真地關注和分析自己的思想動態并創新的提出各自解決問題的辦法、好的建議、好的措施,在與別人的交流與自我的思考中,教師漸漸地加深了自我認識,打開了自我引導和自我教育的大門,就能更陽光積極地克服自己的職業倦怠。
1.優化教育評價機制 ,弘揚高尚師德
師德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靈魂。學校應建立以師德為首的評價機制,充分發揮教育評價的導向、激勵、改進功能。推動教師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學校應加強對教師師德師風的監察監督,強化師德考評,體現獎優罰劣,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用好考核這根指揮棒,將教師的工作與考核直接掛鉤,提倡向師德傾斜,向業績傾斜,讓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教師干得氣順,讓積極上進、成績突出的教師有施展的空間。“靠機制創造公平,靠公平激發活力。在此基礎上,倡導人性化管理,做到“以心溫暖人,以情感動人,以績激勵人,以理想鞭策人”,從靈魂深處激發教師的內在潛力,
2.加強輿論引導, 明確教師責任,獻身教育。創新教師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通過集中培訓、網絡學習、推薦書目、收看感動中國、寫讀后感、觀后感等方式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 開展“職業-理想-人生”話題研討,組織最美教師評選,開展“做陽光教師,受職業幸福”演講賽請身邊衷情教育的老教師現身說法等活動對教師進行心理誘導,激勵教師以積極的情緒從事教育工作并對自己的職業產生光榮感和自豪感,熱愛自己的職業并立志獻身于該職業。
3.加強教師黨支部和黨員隊伍建設,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打造“紅燭先鋒”黨建品牌,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引導黨員教師增強“四個意識”;組織黨員開展一加一助學、社區助老助殘、環保志愿者、教育先鋒等活動,讓黨員走在教育的最前列,弘揚正能量,發揮黨員的示范引領作用。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通過樹立模范典型、弘揚師德楷模的方式積極引導教師形成良好的職業心態,明確各自的角色職責,建立合理的職業觀念,從而喚醒他們的教育激情。
質量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根本。現在很多教師感覺工作煎熬,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學能力和素養跟不上快速發展的時代,效能感缺失,是教師發展的最大障礙。學校要幫助教師成長,讓教師教育教學得心應手才能感受到職業的幸福。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必須走“科研興教”的道路。
1.組織校本培訓、集體研修,開展教學研究與指導。學校應開展針對不同年齡不同層次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升培訓,組織教師進行多方面的交流,培養教師的課程理解、課堂組織、學生管理、處理突發事件等從事教學工作的能力,通過不斷進修與提高來適應社會的劇變、教育的革新以及終身學習的要求,主動適應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變革,積極有效得心應手地開展教育教學。
2.加強學習共同體建設,建立完善傳幫帶機制。開展“青藍工程”,新老教師結對。老教師多敬業思想,教學經驗;年輕教師有新理念,信息技術與激情。新老教師在業務上互助,在能力上互補,在心理上互效,師徒形成合力,為他們的職業幸福插上翅膀。
3.搭建教師發展平臺。活力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歸宿,學校多舉辦賽課、演講、論壇、個人才藝展示等活動,多提供機會讓教師各盡其才、各展其能、各享成功的快樂;也增強他們的競爭意識,不斷提高教學技巧和技能;提高他們對工作的新鮮感,激發他們對工作產生新的追求,讓他們享受教育的幸福感。
學校隊伍建設是一個與時俱進的話題,愿我們的管理者都能用“人本化的教育,人性化的管理”引導教師弘揚師德正氣,克服職業怠倦,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