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鳳臺縣鳳凰中學 安徽淮南 232101)
教人先教心,育才先育德。這句話充分體現(xiàn)出德育的地位在今天的學校教育中已經被擺上了一個很重要的位置,成了素質教育的核心。新時代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創(chuàng)造精神,這都要以良好的品德為前提,學校教育的根本目標也在于促進全體學生德、智、體、美諸方面得到全面和諧的發(fā)展。眾所周知,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復興的肩負者,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主體。可見,做好未成年人德育教育工作,往小了說,只是把學生培養(yǎng)成有健全人格的的人,往大了說,它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1]
然而一個現(xiàn)實問題是,當今社會,由于正處于經濟轉型時期,各種扭曲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青少年的身心發(fā)育。再加上學生涉世未深,是非觀念還沒有形成,極易受到許多不良思想的誘惑和侵蝕。在這種形勢之下,傳統(tǒng)的德育工作已經不能很好的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德育的時效性也達不到理想的預期。最直接的體現(xiàn)是學生對德育存在逆反心理——你講我不聽!在病態(tài)的社會環(huán)境影響下,有些學生沒有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觀念淡薄,缺少責任感,道德行為缺失。在教育模式上,傳統(tǒng)德育教育內容單一枯燥,教育方法途徑簡單,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沒有同步配合,社會關心支持學校德育工作的觀念也沒有全面形成,還有一些教師思想道德素質不高,一不能為人師表,二忽視學生自我教育的力量。這些都嚴重阻礙了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2]
那么,新形勢下,如何進行德育教育,提高德育的實效性呢?我認為應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教師應讓學生家長明白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學習交往的第一所學校,因此,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養(yǎng)孩子誠信的重要途徑,父母的言談舉止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自己的子女,孩子有了正確鮮明的是非觀,就等于給孩子打了預防針,當不良風氣侵蝕的時候,就能自覺抵御。如今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常見的問題是對孩子的一些錯誤的苗頭不在意、不批評、不制止,這就形成德育教育的空白區(qū),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上學期,我們班有一位從私立學校轉來的學生,剛開始他根本不服管束,而且性格異常固執(zhí),后來我及時聯(lián)系其家長,家長也隔三差五的來到學校,及時配合我的工作,共同教育這個學生。到學期結束時,他的成績進入前十名,而且還被選成班干部,并且很出色地完成紀律委員的各項工作??梢?,家庭、學校多方面協(xié)助是提高德育時效性的根本途徑。
道德行為和習慣的養(yǎng)成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過程。因此,家長和老師必須注意提高孩子的道德意志力,這是德育的時效性得以實現(xiàn)的保證。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正視自己的錯誤行為并改正。
提高學生意志力不是一句空話,我們可以嘗試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去做:
1.實行正確的目標激勵,目標在人的行為中具有激勵調節(jié)作用,正確的目標能指導學生按正確的方向進行道德行為,同時,按照已知的是非標準,學生可以調控自己的言行。
2.提高預計后果的能力。學生們很多時候產生的過錯行為,是由于缺乏對行為后果的預計,多數(shù)是因為沖動釀成的錯誤。如果這時候恰到好處的培養(yǎng)他們預計后果的能力,正是一個最佳的時機,用鮮明的事實讓他們體會到行為與后果之間的關系,從而增強他們的認知能力與自控能力。
3.在實踐中鍛煉意志。實踐是把知識轉化成能力的重要途徑,學生適時的進行一定的家務勞動、自己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堅持進行體育鍛煉,這些都可以鍛煉孩子的意志,作為老師和家長,也可以刻意的設置一些情境來鍛煉學生的意志。
4.用榜樣的力量激勵他們??梢赃x擇與自己孩子年齡相近的或者熟悉的人作為典范,激勵孩子學習的欲望。在這個過程中,注意盡量選擇同時代的人物,這樣容易被孩子認同,減少了距離。
5.鼓勵學生堅持不懈。意志品質貴在堅持,不能堅持也就談不上意志二字,所以培養(yǎng)孩子的意志水平一定要嚴格要求,特別是在一些小事上,更不能放任自流,因為小事恰恰是培養(yǎng)意志的關鍵所在。
前年,我接受了學校一個“有名”的后進班,學生整體素質差,連正常上課秩序都難以維持。針對這種情況,我經過大量調查,選定一位典型的學生當班長,并隨之安排一批班干部,這些班干部都是有一定優(yōu)點、極富有個性,但又難以管理的的后進生。運用上述方案,經過半學期的熱情澆灌,終于獲得豐收,這個班整體出現(xiàn)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甚至讓其他班級也刮目相看。[3]
物欲橫流的社會,把德育工作作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已是社會的迫切要求。如何提高德育的實效性,是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挑戰(zhàn)。新時代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自主發(fā)展能力和創(chuàng)造精神。這都要以良好的品德作為前提。學校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也在于促進全體學生德、智、體、美諸方面得到全面的、和諧的發(fā)展。在學生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我們會堅持我們的職業(yè)操守,毫無保留的為學生們指路護航,相信經過我們眾多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夠培養(yǎng)出一批批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樂觀陽光、品德高尚,受人尊敬,為社會所需要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