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蘆坊小學 山東德州 253500)
教學設計是推進教學體系朝著科學化發展的重要一環,通過教學設計能有效落實育人目標,其重要性可見一斑。然而,當前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卻存在數學文化性低,核心素養培育比重少,教學方法設計不當等問題,嚴重影響教學成效。基于此,小學數學教師需秉持自省原則,立足新課改背景解析自身教學設計中存在的問題,以此為由分析問題產生內因,為得出優化小學數學教學設計之良策奠定基礎。
1.數學文化滲透力弱。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需善于挖掘教材內涵,從中探析符合學生學習訴求的教學內容,有效充實現有教育體系,提高教學設計質量,然而受傳統教育思想影響,有些小學數學教師仍然僅圍繞數學教材表面內容進行教程設計,未能深入挖掘教材內涵,使學生文化無法在課堂上有效傳輸給學生,降低學生數學體悟力、學習能力及探究能力,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削減課堂教學設計有效性。
2.核心素養培育比重較少。為有效提高教育質量,核心素養育人思想應運而生,將其與教學設計相融合,能使學生透過書本知識掌握更多受用終身的技能,落實素質教育目標,凸顯核心素養育人思想踐行價值。然而,有些小學數學教師未能深入理解核心素養教育內涵,無法將其與數學知識融為一體,使其在教學設計中的比重相對較少,降低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3.教學方法設計不當。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步入教學體系革新創變新常態,旨在優化育人手段,完善教學體系,提高教學質量,然而有些小學數學教師受傳統教學方法影響,仍沿用灌輸式、填鴨式等口傳心授教學方法設計教程,使學生無法積極參與到教學進程中,有悖于以人為本育人理念,使教學方法設計喪失效用。
1.教師教學思想滯后。“立德樹人”教育理念自2014年提出以來,受到教育界廣泛關注,相關教學研究熱忱極為高漲,然而相較于傳統教學理念來講,核心素養、以人為本等先進育人思想仍處于應用推廣階段,許多教師未能及時從傳統教育體系中掙脫,使其教學思想較為滯后,教學設計問題重重。
2.缺乏創新實踐精神。先進育人手段無法一蹴而就,需要教師在實踐中累積經驗,結合學生學習實況及教育切實需求不斷調整,然而有些小學數學教師認為傳統教育方法完全可以達成育人目標,不愿在教學設計中作過多嘗試,加之學校不注重教研與教學創新,無法未教師提供良好的教學方法設計研究條件,降低小學數學教學設計質量[1]。
通過對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設計問題及問題產生內因進行分析可知,我國雖進入新課改蓬勃發展時期,但仍然存在教師教學思想滯后,缺乏創新實踐精神等消極現象,影響教學設計成效,阻滯小學數學教育事業良性發展,為此小學數學教師需秉持與時俱進精神,明晰當年教學設計進程中存在的阻力,以此為由分析優化教學設計質量之良策勢在必行。
1.提升教師育人實力,加強教師數學文化理解及應用能力。新時期小學數學教師需立足新課改背景,樹立終身學習意識,積極學習先進教學思想及教育模式,提升自身教學實力,吃透教材從數學文化視角著眼分析教學設計新方向,幫助學生搭建一座進入數學知識殿堂的橋梁,使學生受到數學文化供養,能從其中感受數學知識的魅力,提高數學教學設計感染力及實效性,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圓”教學時,可引導學生自主探析存在于生活中的圓形,將圓形與傳統文化交織在一起,如“圓,一周同長也”(墨子),“圓處于方”(《周髀算經》),太極圖的圓形等,引導學生從數學文化角度感受圓形,激發學生探究圓形、學習圓形的熱情,使其能在數學文化指引下感受圓形文化,體悟相關數學知識,用數學文化充實教學設計體系,達到提高教學設計質量的目的,為此教師需不斷學習數學文化,分析數學書本知識中潛在的文化內涵,為將其靈活用于教學設計過程中奠定基礎。
2.將核心素養與教學設計相融合。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需樹立培育學生核心素養教育意識,并在教學設計中融入核心素養,提高教學設計質量,例如教師可將課程設計為三個模塊,首先學生充分的時間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分析、理解、總結、探究等素養,其次鼓勵學生分享自學成果,啟動合作學習小組,針對學習難點展開集中探究,培養學生口語表達、協作互助、分享等核心素養,最后針對學生學習盲區與問題展開針對性教學,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提高教學設計質量。
3.科學設計教學方法。教師在不斷學習先進育人方略同時,需將其靈活運用在教學實踐中累積教學經驗,用以優化教學體系提高教學設計質量,為此教師需積極開展教研活動,圍繞教學方法設計方略展開深入分析,結合本校數學教學條件及學生數學能力等客觀因素,分析最佳教學設計方法,同時學校需為教師營建和諧、民主、自由教研環境,尊重教師勞動成果,通過獎懲機制調動教師教研工作積極性,達到提高小學教師教學設計質量的目的[2]。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設計問題若想得到有效解決,在掌握相關問題發生內因基礎上,其需提升教師育人實力,將核心素養與教學設計相融合,科學設計教學方法,使數學教學設計體系更為健全,為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