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發忠
一、正確解析古詩題目。把握詩詞含義
由于高中時期是學生學習知識,掌握語文學習技能的關鍵時期,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一定要及時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同時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大大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古詩詞的標題通常透漏出很多語文知識,有助于學生掌握更多的語文學科知識。
例如在學習《春夜別友人》的過程中,首先學生要明確這是一首送別詩,以此有助于更好的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情。比如王昌齡創作的《出塞詩》,題目中的“塞”也直接透漏出了這首古詩的主題,即為出塞,因此可以斷定這是一首塞外詩。杜甫《詠懷古跡》,其中的“古跡”這兩個字直接表明了這首古詩的核心思想為“懷古”,作者是借景抒情,將景物作為自己感情的寄托,通過描述美好的景物來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在《詠山泉》這首古詩中,老師要求學生針對這個題目猜想這首古詩講述的是什么,作者想表達的意思。像這樣先讓學生根據古詩詞題目表發個人看法,然后再對其進行詳細探討,如此循序漸進,自然就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正確理解。從而讓學生感受到作者所描述的山泉,自然恬淡,清幽的意境,仿佛自己已經進入到詩情畫意中,眼前就是山泉,流水潺潺,多么和諧的畫面,以此更好的體會出作者的淡泊名利,追求自然,渴望自由生活的美好期盼,詩人通過借助山泉來表現自己對自由的向往,同時也充分體現出詩人自首清高的品格。在此過程中老師要考慮到,如果學生不能對古詩詞的題目有一個正確的理解,就無法正確理解詩詞的整體含義,也就不能真正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情和意境,從而不僅學習效率低,還不利于高中語文教學水平的有效提升,對學生的全面發展造成直接的影響。
二、加強對古詩詞有感情的朗誦
在古詩詞學習中,朗誦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同時也是深刻體會作者感情的主要方法。在朗誦過程中一定要賦予古詩詞感情,注意停頓、重音、長音、高音等要點,有感情的朗誦古詩詞,有助于學生準確的把握誦讀節奏,更好的體會古詩詞中的感情色彩。比如在古詩詞教學中先對詩詞中的重點語句進行介紹,同時提醒學生深刻體會詩詞意境。要求學生一定要把握好初讀,細讀,熟讀等階段,通過閱讀,快速掌握其重點,以此方式有利于學生快速理解古詩詞所描述的內容。另外在細讀環節,要求學生抓住關鍵句子,找出核心語句,有助于提升高中生的感悟能力。在熟讀階段,要求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知識從而正確理解詩詞內涵,在全面掌握的基礎上,將古詩詞熟練的背下來。老師認識到,學習古詩詞可以更好的陶冶學生的情操,多閱讀古詩詞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這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還可積極開展古詩詞朗誦大賽,及時為學生營造了和諧,自由的環境,給學生提供展現自己才能的機會和平臺,以此有效擴展高中生的語文知識面,強化學生對古詩詞的記憶和掌握,提升學習效率。
三、優化詩詞意境
比如在學習《春江花月夜》過程中,老師鼓勵學生有感情對這首古詩進行反復朗誦,有助于在眼前浮現出一幅春江,江水,月亮,月樓,鮮花等美好景象,明月下的江水,月樓,人,從而展示出一副和諧,人景交融的畫面,形和景,光和月,景物和人的巧妙結合,從而構成了一幅迷離斑斕的春江花月圖。學生在朗誦過程中已經深深陶醉在這美麗的景色之中,更好的體會了,一個游子看到圓月思念自己的故鄉,這種感情愈發強烈,已經不能自控,唯有用詩詞來寄托自己的情感,希望家人能夠聽到自己的心聲。體會是掌握古詩詞含義的基礎,因此要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就要鼓勵學生及時優化古詩詞意境,以此全面掌握作者情感。例如在學習《錦瑟》這首詩詞時,要讓學生明白,這首歌表面是寫景物的,實際是抒發個人感情的。這首詩是李商隱在他妻子死后創作的,古瑟只有25根弦,只有在斷弦后才會出現50根,因此學生也就明白了“錦瑟無端五十弦”這句話的含義。同時這首詩還借用了滄海珠淚,莊生夢蝶等典故,以此將欣賞者從聽覺變為視覺享受,更好的體會了這首詩的朦朧美。通過優化這首詩的意境,學生知道了五十弦指的是斷弦的意思,從而深刻體會了作者當時的落寞,思念之情,作者當時渴望美好、幸福的生活,但是那種生活距離他太遙遠了,他無奈只有用詩句來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如此一來,學生就可以快速以及和掌握這首古詩的含義,深刻體會詩人當時的處境。因此老師在記性古詩詞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及時引導學生,從而優化古詩詞意境,鼓勵學生感受古詩詞的魅力,從而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最大限度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刺激學生對古詩詞的探究欲望,為學生今后學習打下穩定基礎。
四、結束語
由于古詩詞作為語文學科內容的主要部分,為了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在古詩詞教學中,語文老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鼓勵學生先理解題目的含義,然后再進行細讀,以此在優化詩詞意境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快速理解古詩詞含義,以此達到提升高中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同時也能夠有效促進教學水平進一步提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