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
中職語文學科教學從普教體系中的重點學科轉為職教體系中的公共學科,由于職業教育體系中對專業學科教學的重視,語文學科被邊緣化,在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歷經了艱難的教學轉型之路。隨著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中職語文學科教學已經有了自己的職教特色,在整個職業教育體系中既要保持語文學科課程的獨立性,又增添了為專業學科服務的從屬性。在中職語文學科新課程標準誕生的形勢背景下,學校以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為核心理念,在語文教學改革理念上進行大膽創新,提出了《166課堂教學改革方案》,以課堂教學改革為突破口,探索語文學科教學改革之路,提高語文學科教學水平。
166語文課程教學改革的理念是通過對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打造“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高效課堂。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明確語文單個課堂教學的重難點,精心設計練習,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將語文知識點傳授與學生訓練相結合,發揮學生課堂學習的主動性,用60%實訓課堂教學時間里完成課堂教學目標,用60%的實訓教學計劃中完成語文學科教學目標。因此166課堂教學設計的核心以學生為中心,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讓學生動心動腦進行思考,動手動筆進行訓練,從而打造高效課堂。
從2011年6月開始的166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近六年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按照語文學科為專業學科服務的理念,學校各專業都按照自己的專業需求設定語文學科的課程數量,主要開設語文基礎模塊、口語訓練、應用文寫作、大學語文等課程,各專業語文學科課程數量和內容的設定各有不同。166教學模式語文學科課堂教學的魅力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166課堂教學以學生為核心設定教學目標
166語文學科課堂教學的目標設計理念具有更明顯的適切性。適切性指教師要通過仔細推敲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出適合貼切的教學目標,考量教學目標的設計是否具有具體性、三維性和可測量性。在教學設計中教師要具體明確本課堂教學要實現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德育目標和情感目標,并在課堂教學的環節中予以體現實施并達到一定的效果。
在整個166語文課程改革教學實踐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在語文學科學期授課計劃中完整體現了教學目標的具體性。按照166教學模式做出來的語文學科授課計劃教學目標完整,教學設計內容上突出精講內容和訓練設計,雖然授課計劃的時間安排按五五比例而不是六四的比例,雖然在具體的各篇教學內容設計中,整堂課的總教學目標三維性在語言表述上也不太明顯,但教學目標的三維斷口可觀測性,教師們在具體的精講環節中能大多以問題討論釋疑和任務驅動的方式來實現。
二、166課堂教學改變傳統的傳授模式。由“教”向“學”轉變
傳統語文課堂教學的目的就是教師把知識要點以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傳授給學生,只注重教師主觀的教授行為,而忽視了學生自主的學習行為。166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的角色退到幕后,由教師在備課時充分熟悉教學內容,把握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做好每堂課的教學設計,讓課堂呈現出多樣化的色彩。課堂教學過程以學生學習、思考、訓練為主來進行設計,以學生為主導,注重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自主探尋,讓學生經歷知識建構的過程,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以166課堂教學案例莊貽老師《荷花淀》第一課時的設計為例,我們可以看到大多數環節都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進行設計,充分發揮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開始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描述課堂導人環節播放的殘酷的戰爭場面,將它和《荷花淀》中描寫的戰爭場面形成鮮明對比,對學生進行和平年代的感恩教育;學生根據預習完成文本的初步感知,把握小說情節擬寫小標題,訓練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和語言概括能力;學生根據小標題復述課文內容,進行口語技能訓練;學生自由朗讀,體會文章中景物描寫之美,訴說各自獨到的感受;拋出問題“殘酷的戰爭年代如此恬靜優美的環境描寫是否合理?”學生思考討論,歸納文章主題。整節課的教學設計呈現出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尋獲得的過程。
三、166課堂教學重視學科教學與專業能力培養的結合,加強教學的實踐性
166課堂教學重視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對語文學科和專業能力培養的對接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學生畢業后直接步人職場,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溝通協作能力、實踐動手能力都決定了學生的職業素養和未來發展。因此在語文學科教學中要根據教學內容,聯系專業實際,營造學生熟悉的教學情境,加強以學生為主導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
教師可以通過教學設計將朗讀、演講、發言等語文能力訓練巧妙地穿插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問題驅動,激發學生創新思維訓練專業能力。比如針對營銷專業特點開展“家鄉產品推介”活動,在藝術設計專業設計“以畫寫詩意”環節,用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中的事例設計教學情境,為學生創造更多的語文實踐活動機會,將課堂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能力,營造開放的語文課堂。
四、166課堂教學熔煉教師教學能力,促進教師自身發展
傳統課堂教學模式里教師是知識的先知者和威嚴的傳授者,而新時期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身份已經轉變,變“教師”為“導師”,教師的職責不再是單向的傳授者,而變成了引導者,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構建新時代的師生關系。
166課堂教學理念核心在于如何打造45分鐘的有效課堂,實踐效果的要素取決于授課教師。一堂45分鐘的課,學生的注意力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怎樣才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只有花費更多的時間熟悉授課內容,才能設計出一節精彩的課堂。在實訓度頗高的課堂教學環節中,怎樣將教學目標化整為零,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完整流暢有效地完成整個教學過程,是對教師教學能力的一次鍛造和考核。
五、166課程教學評價加強情感導向,重視過程評價
在166課程改革實施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語文學科的課程教學評價不再拘泥于期末考試的綜結性考量,而是將課程總成績按四六開比例進行切割,其中六成為平時的各種成績和表現,包括課堂的紀律表現、課堂練習的主動參與、平時作業的完成、課外閱讀書報的分值、第二課堂活動的參與、好人好事的志愿參與、各類語文實踐活動的完成等等,四成為期末考試的成績。這種課程教學評價模式科學地評價了學生學習的全過程,能對學生做出最為科學合理全面客觀的綜合評價,有利于鼓勵學生成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