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強
【摘? ?要】? 小學不同水平階段,體能好的學生運動技能掌握更容易,而運動技能好的學生,他們對體能的促進效果也越好,通過實踐發現,運動技能與體能是互相促進、互相依賴的。
【關鍵詞】? 學生;運動技能;體能
在日常教學中,很多時候出現一種現象,學生有體能去游戲玩耍,但是他們沒有掌握好運動技能,或是會了運動技能但是體能依舊很差。比如一年級學生精力旺盛,但是他們不會適應運動技能去進一步發展體能;比如五六年級學生會踢球,但是他們踢了一會就踢不好、踢不動了。運動技能與體能不協調的關系導致我們很多學生沒有能力去參加運動,致使很多人遠離了體育運動,使得他們不會主動去參與運動,也背離了我們終身體育意識養成的初衷,所以弄清楚兩者關系,協調好兩者對促進學生體育興趣,建立終身體育意識有積極的作用。
一、運動技能、體能與水平階段的含義
運動技能是指學生在體育學習和鍛煉中完成運動動作的能力,以常見的跑、跳、投、球、體操等為主;體能是通過力量、速度、耐力、協調、柔韌、靈敏等運動素質表現出來的人體基本的運動能力。水平階段是體育上以年級劃分的不同水平:1-2年級是水平一階段;3-4年級是水平二階段;5-6年級是水平三階段。而不同水平階段因為學生自身身體自然發展不同,人的基礎能力也會有水平上的不同。
二、水平階段對運動技能與體能的影響
1.不同水平階段的運動技能狀況。在小學三個水平階段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對三個水平的運動技能都做了要求,例如水平一的運動技能是認識各項運動名稱或術語,能夠掌握基本的身體活動方法和體育游戲,能夠掌握體操總立正、踏步、蹲立等基本體操動作;水平二的運動技能則是在水平一基礎上強調了動作的質量以及進一步的動作水平三則是在掌握技能的基礎上,能夠懂得該項目的技術和簡單戰術。
2.不同水平階段的體能狀況。從水平一到水平三差別巨大,水平一的學生肌肉骨骼均在生長期,各方面能力薄弱。水平二的學生男生的速度、耐力要稍好于女生的素質,而女生的柔韌性普遍好于男生。速度、腰腹力量、柔韌、速度耐力素質指標為水平二學生的敏感期,即關鍵發展時期。水平三階段身體各方面的素質都開始進入高速發展時期,速度、靈敏、柔韌等素質的最佳發展階段快要過去,力量、耐力等素質的敏感期即將到來,同時大肌肉群的發展轉向小肌肉群的發展,意味著動作的細節變得更容易處理,動作更完美。此階段學生的靜力性耐力和爆發力也到了敏感時期,各方面的素質都到了顯著發展時期。
3.不同水平階段運動技能狀況。從水平一到水平三,以江蘇省現用的省編體育教科用書《科學的預設、藝術的生成》為例。從中我們可以發現,整個小學階段的運動技能大致包含了田徑、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體操、韻律、民族傳統體育等所有常見的運動項目,從水平一的要求比較低的快速跑、跳繩、踢毽等簡易的運動技能到水平二有一定技巧的足球、籃球等基礎技術動作到水平三的有一定難度的體操技巧、武術動作。根據我們的身體發展規律和運動項目對人身體的要求進行了合理、科學的設計安排,從易到難地傳授給學生運動技能。使得學生能夠在小學六年中掌握了許多實用而常見的技能,便于學生脫離學校之后可以在社會中自行鞏固、加強,有利于終身體育意識的養成。
三、運動技能對體能的影響
1.不同水平階段運動技能之間的聯系。體育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除了要考慮學生的知識、技能儲備之外還要考慮我們學生的身體發育情況。從水平一的教學內容我們可以看到,同樣是跳繩,是一種協調性練習,我們在水平一中教的是單搖跳,而到了水平二我們學的是花式跳法,水平三的時候學的是“8”字跳長繩,雖然都是協調性,但是程度是呈梯度提高的。再比如說籃球:水平一階段我們沒有專門的籃球課。水平二開始有專門的籃球教材,從基本的原地運球開始,過渡到行進間運球,從一開始單一的協調性練習到協調性、耐久力的協同練習。水平三中,出現了行進間變相運球,在協調性基礎上加上了對靈敏性的要求;也出現了單手肩上投籃,對學生的力量素質又添加了要求。到了水平三六年級,我們已經開始進行教學比賽了,對體能的各方面都有了一個要求。縱觀水平一到水平三,我們不同運動技能都是從單一素質要求過渡到復合素質要求,所以從水平一到水平三,運動技能要求梯度式增加。
2.不同運動技能對體能的影響。體能是人體基本的運動能力,與生俱來,但又因為性別、飲食、生長發育、種族、區域特色等因素而有所差異。運動技能是可以促進身體體能發展的,但是不同的運動技能對于體能的作用是不同的,就比如說耐久跑,耐久跑是一項對心肺刺激較大、對腿部肌肉群有一定刺激的運動項目,它對于提高身體的耐力素質有明顯的益處,但是對于力量素質的發展則效果不明顯;籃球項目是一項對身體綜合能力要求高的一個運動,打一場籃球比賽首先對人的耐力素質是一種要求,其次籃球中的各項技術動作的運用對協調、靈敏性素質要求也很高,再者在快速進攻階段對其速度、力量素質也有一定要求,所以真正能打好一場球,可以從球場上對體能有一個很好的發展。體操則是一項比較冷門的運動,但是體操的技術動作的練習如:單腿前滑成縱叉是對柔韌性要求比較大;肩肘倒立則是對靜力性力量要求比較大。不同項目對體能的發展側重點是不同的。
四、體能對運動技能影響
1.不同水平階段體能之間的聯系。我們水平一階段的學生都具備有學習最基礎的運動技能的能力,如30米快速跑、跳繩、拍皮球等技能都是通過自身身體發展到一定階段自然而然能夠擁有學習該技能的體能,所以在這個階段,我們教材科學的設計,讓我們學生可以做一些簡單、單一的運動技能,促進學生體能的增長。在水平一階段,學生的柔韌性是三個水平中最好的一個時期,柔韌性素質區別于其他的幾個體能素質,不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強,而是會越來越低。所以水平一的體能,限制了我們去學習有一定難度的運動技能。水平二階段,是身體各方面開始突增的一個時期,力量、腰腹力量、速度耐力、心肺、學習接受能力等能力的增強,對于學習動作技術有一定要求的足球、籃球有了一定的基礎。在水平一鍛煉的速度、協調等體能素質通過運動練習的增加以后,也為水平二階段的學習提供了更好的條件。這個階段所發展的體能會為接下來的水平三直至之后奠定基礎。在水平二階段,我們可以學習絕大部分的運動技能。到了水平三階段,力量、耐久等素質突增的同時,由于骨骼的快速發育,柔韌性在逐漸降低。所以柔韌性在水平一、二開始就應該保持一定的練習,這有助于我們在三階段開展,對我們體操項目和一些田徑項目的開展會來的容易一些。
2.不同體能對運動技能的影響。體能是運動技能展開的基礎,撇開有身體缺陷的,不同的體能是支撐我們不同運動技能學習的基石,是硬條件。比如說我們的六年級,他們身體發展迅速,是身體發育的爆發期(普遍情況下是女生略早于男生),他們的力量、耐久都會有明顯的增長,這對于我們運動技能的學習是有幫助的。在學習籃球單手肩上投籃的時候,我們需要擁有一定的手臂力量,所以把同樣一個基礎動作放在一年級的時候就會發現難度會比放在六年級的時候要大的多,體能上的不足導致難度的增加,甚至是無法進行技能的學習。又比如說:韻律活動中,如果沒有在水平二中好好的進行協調性的練習,那么在水平三中進一步學習就會比較累,甚至有的很難進行。
五、結論與建議
1.結論。(1)不同水平階段運動技能需要不同體能的支撐。從水平一的教學內容到水平三的教學內容,我們對于學生基礎體能的要求來的要高,基本是呈現出一個階梯式形態。只有具備學習運動技能的基礎體能才能學好運動技能,所以體能是學習運動技能的基礎條件。(2)不同水平階段運動技能對體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從水平一的簡單運動技能到水平三復雜而又有難度的運動技能,他們對體能的影響是逐漸增加的,這個增加不僅體現在單一某種體能素質的增強,更是多種體能素質的數量增加。(3)不同水平階段的運動技能與體能之間是互相作用、互相聯系,復雜的運動技能需要有一個非常的好的體能去學習;復雜的運動技能可以鍛煉出更好的體能。
2.建議。(1)要注重學生體能發展規律,尤其是柔韌性這類隨著人身體發展而衰退的體能素質,讓學生學會盡可能多的運動技能去發展自己的體能素質,通過多樣的方式去發展學生的體能。(2)遇到因為體能不達標而做不好技術動作的時候,應該讓學生從稍簡單的技術動作進行反復練習或者用有針對性提高該素質的方式練習提高,提高相對應的體能素質之后再進行學習。遇到體能較好的,則應該多讓學生學習更復雜的技能來提高體能的增長和運動興趣的培養。(3)在水平二身體各體能素質發展的敏高時期,盡可能地抓住每一個機會讓學生的速度、腰腹力量、柔韌、速度耐力素質練習的機會,錯過事半功倍的敏感期是很大的損失。(4)盡早地教會學生進行教學比賽,不管是籃球、排球還是羽毛球等,學會教學比賽的同學越多越能帶動班級學生的運動興趣和技能、體能的自我成長。(5)注重體育理論知識與運動技能想結合,讓學生知道自己學的、練的都有什么用,注意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