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伏龍泉鎮中學 吉林長春 130213)
素質教育對于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高中教育也逐漸滲透了更多的素質教育。高中美術教學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精神境界,還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對于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和鑒賞能力,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此,相關人員有必要對現階段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認真的研究和分析,尋找到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促進教學目標的進一步實現。
在實際的高中教學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高中生在面臨高考這一大考驗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壓力比較大,其通常會將更多的精神投入到考試科目,而對美術這種檢測效果不夠苛刻的學科,學生很難愿意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學習。有時候很多美術教學的教學方法還是存在很大的不足,沒有將美術教學的真正魅力凸顯出來,從而使得學生很難在較短的時間內培養出對美術的藝術興趣,導致其學習也比較缺乏積極性[1]。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受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更多是對相關的知識進行簡單的陳述,對相關的理論知識進行講解,在課堂上很少與學生之間進行教學互動,這樣也會使得課堂教學氛圍比較僵硬,除此之外,教學設備也比較有限,隨著多媒體技術已經在教育中普及應用,但是教師對其應用的方式也比較單一,基本上都局限于播放課件,而學生就是走馬觀花式地去觀看相關的視頻和圖件,這并不適合美術教學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會發現,絕大多數學生在高中之前對于美術知識了解甚少,因此,其對于美術鑒賞的基本知識掌握得也不夠充分。導致這種結果的主要因素有:首先,學生雖然在高中之前,對美術鑒賞課有一定的學習和了解,但是授予課時因素等影響,教師只注重對相關美術技法進行傳授,使得學生很難對枯燥的教材產生學習的興趣。其次,學生的基礎差導致學生在課堂上不能夠積極地學習,從而也影響教學效果。最后,應試教育也使得學生對于美術教學態度消極,在學習的過程中比較敷衍,進而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2]。
很多美術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都更加偏重于技法作品,教學觀念比較守舊,對于新課標的認知存在欠缺。而且很多學校對于美術學科和美術教師在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和地位認知不足,因此對美術教師人才培養的方面也存在很大的欠缺,使得美術教師很少有機會去參加進修學習和教學研討,這樣其教學理念就無法得到有效的更新,教學思想比較落后。雖然高中美術鑒賞課中涵蓋大量的文化,設計諸多領域的內容,但是美術教師知識和能力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對教學效果的提升造成了嚴重的阻礙。
從上文的闡述中,我們清晰地認識到高中美術教學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為此,我們應該采用有針對性的策略和方法去化解這些問題,從而顯著提升教學質量,為學生后期的學習和生活創造更為積極和便利的條件。
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入與推進,師生不僅要能夠在形式上認知到這種變化,更要在心理上認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只有其意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其才可以重視美術教學這門學科,從而將這種學習欲望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與此同時,美術教師應該加強對自己教學活動和教學地位的認知,對自己的教學角色加以轉化,與學生建立友好的情感往來,師生之間不再局限于知識傳授,還要加強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建立平等關系,唯有如此,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才能夠得到進一步的增強。
通過實際的調查,我們不難發現,雖然很多學校都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但是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存在很多不足。使用的范圍不廣,應用的頻率不高,應用的手段也不夠靈活。為此,相關人員應該充分人知道現代化教學設備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優勢,充分利用其信息量大,形象生動豐富,學習效果更直接等多種特色優勢來完善教學。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注意對重點知識的理論分析,強化教師主體的重要性,避免學生進行走馬觀花式地觀看圖片,而忽略了對教學實質內容的領悟與理解[3]。
高中生的美術鑒賞基礎本身就比較差,其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就更需要一個能力全面的教師來為其引導。為此,教師應該不斷拓展自己的業務學習來積累知識量,唯有如此,其才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與此同時,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教師要保證其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可以實現與時俱進的效果,不斷對教學內容中添加新知識,新技術和新方法,進一步拓展和完善其知識結構,實現美術教學與課程的同步成長[4]。最后,教育部門要多為美術教師提供交流和培訓的機會,使得美術教師能夠及時掌握美術學科的最新動態,從而在交流和探討的過程中彌補不足,強化優勢,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高中美術教學是現代化素質教育之中的一項主推學科,其已經成為了新課改的一種重要趨勢。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無論是學生的基礎和積極性,還是教師的教學方式和知識結構都存在不夠完善的地方,相關人員需要對其給予足夠重視。我們可以采用強化師生對美術教學的準確認知;加強對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靈活應用以增強教師的知識儲備量等多種途徑來提升教學質量,完善教學效果,更快更好地實現教育的目標,也為素質教育的建設貢獻更為積極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