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廣西南寧 530021)
要想更好的進行農業種植,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就必須要對農產品進行相應的灌溉。在以往,由于技術和思想的限制,人們在進行灌溉的時候往往采用的都是大水漫灌等比較浪費水資源的灌溉方式,但是,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農業的節水灌溉。為了更好的促進農業的發展,我國高校廣泛的開展了一些與農業有關的專業課程,其中就包括節水灌溉理論與技術的相關課程。但是,由于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比較重視理論教學,涉及到的實踐教學比較少,這就使得相關課程的教學效果往往比較差。為了更好的提高節水灌溉理論與技術課程的教學效果,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技術,項目教學法開始逐漸被引入到節水灌溉理論與技術課程當中。
項目教學法就是通過一個具體的項目,對學生進行相關的課程教學。項目教學法下,教學過程中不再僅僅以老師為中心,而是更多的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的身上,老師更多起到的是一種輔助和指導的作用,對于項目相關信息的搜集、相關的方案設計、項目的具體實施和項目的最終評價都是由學生自己來負責的。項目教學法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下老師講,學生聽的被動模式,有效的增強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加強了學生的學習參與度。[1]通過項目教學法,可以使得學生更好的掌握項目的每個過程和環節的基本要求,提高學生的理論和實踐能力。
對于項目教學法來說,其最主要的特點就是以項目作為主線,學生為主體,老師為引導。除此之外,項目教學法還具有一些其他的特點,例如目標指向的多重性、培訓周期短、可控性好、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等。目標指向的多重性主要指的是項目教學法的最終目標并不單一,其教學目標除了要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點之外,同時還有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等。對于項目教學法來說,其往往以一個具體的項目為依托,只要項目結束相應的課程也就結束了,所以其培訓周期比較短、可控性高。
對于項目教學法來說,其是以具體的項目為依托的,所以,對于項目教學法來說,其項目的選擇是十分重要的。在進行節水灌溉理論與技術課程的項目選擇的時候,要充分的考慮其教學大綱的內容,項目不能過于復雜,不然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項目的內容也不能過于簡單,還需要有一定的難度,這樣才能更好的對學生進行拓展延伸,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項目題目可以由老師和學生共同提出來,然后選取其中比較適中的幾個題目供學生挑選。[2]
項目的實施又可以具體的分為項目任務分解、制定計劃、實施過程。
(1)項目任務分解
對于一個項目來說,其往往都是由多人配合共同完成的,要想這么多人有條不紊的完成一個任務,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對任務進行分配。首先,要根據之前選擇的節水灌溉理論與技術的相關項目將其中要做的事情進行具體的分解,然后將分解后的任務分配到每一個組員的身上,每個組員在項目期間只需要完成自己的任務即可。
(2)制定計劃
各個小組明確好各個組員的相應任務之后,通過民主的方式選出小組的負責人,對小組成員進行監督管理,小組成員經過查閱相關的資料后最終確定項目的設計方案。除此之外,還要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制定小組的進度計劃,明確小組成員各個階段的工作目標,從而保證小組項目的進度。
(3)實施過程
在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完成之后,就要開始對項目進行實施了。在對項目進行實施的過程中,根據相關的進度安排完成相應的任務,若是在任務實施過程中發現比較難以解決的問題,小組成員間先對任務進行集中的討論,若是討論后還是無法解決問題,再詢問老師尋求解決方案。老師要及時掌握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及時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3]
項目實施完成后,就要對學生的項目進行驗收和評價,項目的驗收和評價主要以答辯會的形式來完成,每個小組派出一個代表先進行項目的演示與講解,然后老師隨機抽取小組學生問一些相關問題,根據學生的演示與回答問題的情況對小組進行評價。
最后就是項目總結,項目總結包括兩個部分,學生總結和教師總結,學生總結主要是學生總結自己在項目過程中的思路和學到的東西,教師總結主要是對整個項目進行教學評價。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節水灌溉理論與技術教學課程的教學,為此要引進更多更有效的教學模式,項目教學法就是其中比較有效的一種。將項目教學法引入到節水灌溉理論與技術教學課程中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加強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