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坡
生活是人每天的實際經歷,將生活與學習相結合是實現高效教學的優質選擇,課堂教學一直都需要巧妙地融入生活元素。教師應有意識地改善乏味陳舊的傳統教學方式,積極響應新課程改革下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目標的號召,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構建富有生機的高中思想政治課堂。
實施政治教學與生活化相結合是為了降低政治學科的學習難度,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在實施過程中,很多教師沒有真正理解生活化教學的含義,仍然一味地重視教育形式,使政治教學脫離了其原有的教學理念和目標,完全變成了枯燥的理論化知識教學。因此,如何有效地選取生活中的典型素材,發掘政治教學與生活元素的契合點,是值得每個教師去研究探索的。
例如,“生活與消費”這一單元的教學導入,筆者創設了這樣的場景:上課鈴響,教師打開課件,播放幾組漫畫,分別是消費熱點中的物價變更導致百姓日常生活需求的改變組圖,以 “蒜你狠”與 “豆你玩”為例,引入教學。
師:同學們,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前兩年物價飛漲,網絡上出現了很多關于物價上漲的流行詞匯,大家知道的有哪些呢?
生1: “豆你玩” “蒜你狠”……
師:是啊,看來廣大網民的力量果然很強大,短短幾個諧音詞就把高漲的物價充分表現出來了,不得不讓人佩服??!你們平常有跟父母一起買過菜嗎?父母買菜都是什么樣子的呢?
生2:每次跟媽媽一起出去買菜,她都會講價,就算省不了多少錢,還是會跟人家討價還價,尤其是蔬菜漲價時,更要貨比三家。
師:是啊,我像你們這個年紀的時候,也不覺得有什么,慢慢長大了,才知道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去趟菜市場也會講講價。大家記不記得有一次謠傳鹽被污染了,會沒有鹽吃的那段時間嗎?
生3:記得,我身邊有好幾個阿姨都是瘋狂去買鹽,雖然鹽比平常貴了好多,還是買了很多袋,說是以備不時之需。現在看來,是太搞笑了! (生大笑)
師:是啊,當時我聽到這個消息,雖然有震驚,但老師還是理智的,沒有亂囤鹽,還努力勸了身邊的人,不過一點效果也沒有,直到國家發布消息正式辟謠,這種現象才慢慢消失了。同學們,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么這些人會這么不理智,搶著買鹽呢?
生1:因為他們沒有正確的消費觀念。
生2:有一些人沒有文化,害怕自己的生活受到影響。
生3:也有可能是從眾心理在作祟。
……
(學生積極回答問題,踴躍表達自己的想法)
師:嗯,依老師看呀,同學們說的幾種情況都是有的,建立良好的消費觀和正確的消費心理是非常重要的,這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起著關鍵作用。今天,我們就要共同走進政治課堂的第一個學習單元——生活與消費,希望同學們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能建立良好的消費觀,并把這種消費觀念傳播給身邊的人,讓更多的人受益,大家說好不好?
生:好! (課堂氣氛活躍,開展正式教學)
筆者創設的這個情景實例,就是為了展示出教師探索課堂教學與生活實例的結合點。首先,學習 “生活與消費”這一單元,已經預設了場景,是緊密與生活結合的。單元導入以典型案例 “蒜你狠”“豆你玩”等生活問題開始,明確點出了單元重點——我們要共同關注的全都是生活問題,而接下來關于 “鹽”的熱點話題就是引入樹立消費觀念這一概念。導入過程既有趣又生活化,讓學生建立了學習自信,同時又有學習興趣,是很好的鋪墊過程。因此,在接下來的具體內容學習中就更容易達成教學計劃與目標,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教學的導入是起點與整堂課的鋪墊,那之后的課堂教學過程就應緊承導入內容,以生活為基礎,巧妙建構生活情境化課堂,化枯燥的理論知識為生動貼切的實際場景,讓學生享受課堂、感受課堂,于情境中觀察現象、總結理論。
以“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中的“民主選舉——投出理性的一票”一節的教學為例,具體情境創設如下: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講的是民主選舉,那么你們知道什么選舉方式或者選舉要求呢?
生1:我們國家選舉國家領導人,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的。
生2:還有公民要年滿十八歲才能參與選舉,擁有選舉權。
師:好,那么老師再補充一下,民主選舉主要分為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等額選舉和差額選舉。大家不用著急看書去查他們的意思,聽老師先給大家舉幾個例子。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大家應該很容易理解,如果現在老師要大家選出一個籃球打得最好的同學,你們會怎么選?
生1:選出幾個大家一致認可的同學,然后舉手表決,或者投票。
師:嗯,簡單快捷,這就是直接選舉。間接選舉就更好理解了,剛剛同學說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國家領導人就屬于間接選舉,先推選代表,再由代表根據民意進行投票選舉。對比這兩種,大家可以看出他們各有什么優缺點嗎?
生2:直接選舉可以讓每個人都充分行使選舉權,但是只有小范圍才適用,如果范圍廣、人又多,就應該采用間接選舉的方式,省時省力。
師:嗯!同學們總結得非常好!就像你們說的,如果人多、范圍廣,還采取直接選舉的方式就太復雜了。如美國總統的選舉,一選就是幾個月,程序復雜、效率低。當時小布什當選總統,還錢的單位都是以億美元來計算的。(學生感嘆)好了,這是我們所說的直接選舉與間接選舉,是從選舉人角度出發來看的。而從被選舉人角度出發,又有兩種選舉方式,即等額選舉與差額選舉。如今天天氣這么炎熱,老師會選十個愛打籃球的男生喝汽水。
生3:不公平!我們文科班總共就十個男生,都不用選了。
師:哈哈,這就叫作等額選舉,我要選的人跟候選人數一樣多。那如果老師要請大家推選五名上課回答問題最積極的學生喝汽水、吃雪糕,誰愿意現在回答我的問題?
生:(紛紛舉手)我!我……
師:看到沒,這就叫作差額選舉,候選人數遠遠大于應選名額,所以每個人都要努力爭取這個機會。現在大家清楚等額選舉與差額選舉的區別在哪嗎?
生1:清楚了!等額選舉雖然考慮到較多因素以及候選人的優勢等特征,但卻限制了選民的自由選擇,而差額選舉就給了大家選擇的余地,能讓候選人之間形成競爭。
師:嗯,說得很好。但是差額選舉在社會中可能會出現賄選情況,所以每一種選舉方式都有自身的優缺點,大家能正確看待他們了嗎?
生2:能!
讓學生從例子中自己總結與歸納,將課本知識變成了自我總結下的知識體系,這樣學到的知識不會輕易遺忘,更能幫助學生達到深層次理解教學內容,熟練掌握教學知識的目標。
有些教師雖然高效地完成了課堂教學內容,但缺乏在核心素養理念下培養學生形成更好的思維方式和引導學生不斷探索、思考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應有意識地完善教學計劃,添加更加有益于學生自身發展的教學環節,調換角色,鼓勵學生勇敢站上講臺抒發自己的見解與觀點,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例如,每周三下午五、六節課 (這里指高中教學階段政治課程每周的任意兩節)勻出上課前五分鐘,讓學生課下自行關注熱點問題,準備資料進行五分鐘演講??刹扇≥啌Q制度,按座位順序進行輪換,讓全班學生都參與其中。演講需包含兩部分內容:一是時事新聞概要 (或是網絡事件、生活中發生的事件),二是聯系所學知識闡述個人觀點與看法。這種方式不僅能帶動學生積極關注社會生活中的熱點新聞,而且能鞏固已學知識,進行再學習和再運用。教師需要在學生講述之后進行點評與補充,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為此,筆者創設了如下教學情景:
上課鈴響,學生走上講臺展開今天的演講。
小麗:3月7日晚,央視發布了2017~2018年度“中國美好生活指數”,數據顯示,新零售霸占了2017年的趨勢和熱點,成為最受歡迎的創投新風向。從現場公布的2017年創業投資排行榜來看,“新零售”領域的辦公室貨架和無人便利店穩占創投熱度指數的前兩名。我認為可以聯系所學內容從三個方面進行解讀:第一,生產與經濟的發展。現階段,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持續走高,對于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多樣化。新零售是經濟高速發展的產物,迎合了大眾需求。第二,市場需求與百姓消費觀,這一點依然與社會發展無法分割。老百姓的生活逐漸富足,消費觀也逐漸趨向于為便捷生活所服務的產業,更愿意在這方面花費金錢。因此,創業投資者也會積極融資于新零售產業中,迎合市場需求,搶占市場資源。第三,精神文化層次的需求?,F代社會,人們逐漸被各種各樣的壓力壓得喘不過氣,整日奔波忙碌,更崇尚精神的放松與自由,以及省時高效的辦事方式。綜上所述,就是新零售領域如此受歡迎的原因所在。我的講述完畢,謝謝大家! (全班鼓掌)
師:謝謝小麗同學帶給我們的演講。小麗同學能抓住生活中的熱點問題,并提出來與大家分享,相信大家都有所收獲,很不錯,值得嘉獎!這里與課本內容的聯系可以再更加深刻一點,大家下去可以自己再思考思考對于這段新聞,能否從其他的角度介入。
從一個熱點社會生活問題,引發學生主動探究與思考,并學會以課本知識為手段,概括和闡釋熱點問題下所反映的實質現象。這就是展開這一教學方式的目的所在,既是鞏固,也是新的學習與思考探索。這樣可以幫助學生不斷地挖掘深層次內容,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同時開闊視野。
走進生活,就是倡導學生積極實踐,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參與政治生活。這樣的生活化實踐方式才能讓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政治課程不是浮于表面的理論形式,而是來自于生活的實踐真知。
例如,在講到 “社會保障制度”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進低保戶、五保戶,走進福利院、養老院,去真實地感受與了解社會保障制度下人們享受到的權益與保障。然后引導學生談談保障制度為社會生活帶來的益處,啟發學生思考,如果沒有了這些保障,老百姓的生活面貌又會是何種情形。最后提出可行性方案,并談談自己的感受,可以以一篇札記或新聞稿結束。
這樣的實踐方式徹底走出了課本,回歸了政治生活最本真的樣貌,不僅幫助學生學習高中思想政治,讓他們成為時刻關心政治生活、關心社會問題的良好青少年。而核心素養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就是要站在更高的層次教育學生,帶領他們接觸社會生活,感知社會,以此來培養健全的品格,陶冶學生的情操,增強學生公民意識,提高學生辨別是非能力。
本文提出的教學方式都基于在核心素養理念下培養學生的目的。以生活為原點,構建了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模式,即“常見實例引入教學——情景創建參與課堂——學生探索自主學習——走向生活全面發展”四個過程,教學流程始終緊密聯系實際生活。作為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將生活之源引入課堂,傳遞給學生,推動、喚醒學生,教會他們學習、思考、感悟,就是最大的使命與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