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兵
(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合隆鎮初級中學,吉林 長春)
在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作為當下英語教學主體的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必須讓學生具備基本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并且不斷地提升學生的這兩項技能的職責[1]。20世紀,我國有學者提出將英語教學中的閱讀和寫作教學相結合,即一體化教學,并且這個提議最終也在教學中付諸實踐了。但是關于英語讀寫結合教學的現狀并不是很理想,教師在實際讀寫結合教學中不能使兩種技能很好地契合,整合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下面我們就對這些問題及改進的方法進行闡述。
英語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相結合即為當下英語讀寫結合教學。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閱讀和寫作這兩個板塊所分配的時間不科學,即使整合兩個教學在一起,實則也偏向于其中一方。有的教師潛意識地認為閱讀理解比寫作更為重要。偏向于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師通過壓縮寫作時間,為其分析英語閱讀文章的生詞、文章結構以及語法等博取更多的教學時間。雖然學生不斷地學習閱讀文章的生詞可以為其寫作增加詞匯量,還可以積累很多的寫作素材等,但因為教師留給學生的寫作時間并不多,學生通常為了完成寫作的任務,匆促下筆,而沒有更多思考時間去構造一篇優秀的作文框架,以及運用更高級的詞匯,所以學生即使在閱讀中學到了寫作可用的知識,也沒有時間去運用[2]。另一部分教師則是忽略了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將更多的時間花費在了寫作訓練上,這樣的情況也使得學生沒有更多的時間去掌握寫作素材和學習如何構建一篇文章的框架,也不能得到想要的教學結果。
回顧以往的英語教學方式,教師分離閱讀和寫作教學是普遍存在的。對于閱讀教學,教師通常是采取一字一句翻譯的方式。而在寫作方面,又在態度上存在著某種程度的不重視。隨著教育創新的發展,經過實踐檢驗,初中英語教學雖然采取了讀寫結合的方式,但是由于部分教師沒能很好地契合閱讀和寫作教學,導致其現狀依然存在著讀寫分離的現象。據調查,教師不能協調好讀寫結合教學的原因有兩點,一是教師布置學生應完成的閱讀文章數量不能和寫作的質量結合,究其原因是學生為了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閱讀任務,壓縮了文章的質量,通常是理解了大致的文章意思而沒有探索其語法結構等,即使是閱讀了大量的文章,也不能將其中的寫作長處運用到自己的作文里。二是教師布置給學生的閱讀材料內容實際上與學生所需要寫的作文的主題沒有關聯。很多教師雖然意識到了讀與寫結合的重要性,適量地安排了學生閱讀任務,也明確地告訴了學生需要從閱讀文章里收集素材以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但是教師提供的文章素材與寫作并沒有什么聯系,這也不能使學生寫出高質量的作文,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總體看來,英語的閱讀和寫作其實是不可分離的,它們可以給彼此提供好處,促進彼此的發展。如果將兩者分離教學,則無法將閱讀中的養料提供給寫作,難以提高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3]。實踐教學表明,閱讀可以使作文更加精彩,寫作則是換了一種方式繼承并發展了閱讀。探究初中英語讀寫有效結合教學的方法不但可以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
在讀與寫教學相結合過程中,教師在為學生準備閱讀材料時,務必要考慮到其實用性,即學生讀了這篇文章,能不能將其中的詞匯在寫作中運用,文章結構是否可以讓學生在寫作中構建等等。閱讀為寫作提供養料,學生在閱讀環節所吸收的有用知識越多,其寫作發揮空間便越大。所以,教師在準備了合適的閱讀材料后,還要用心地講解該材料,包括詞匯、語法知識、結構等等,傳授寫作技巧和寫作方法,協調閱讀和寫作教學,達到完美契合的目的。
閱讀為寫作提供素材和技巧等,寫作同時也可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理解閱讀。寫作需要掌握很多的素材,學生為了了解、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就需要閱讀大量的文章,在此基礎上,寫作會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4]。教師為了將寫作與閱讀教學相契合,則應布置學生感興趣的寫作主題,在此背景下,學生為了興趣同時會增補很多相關的知識,這些知識的來源之一就是通過閱讀相關文章獲得的。教師的教學方式不應單一,也不能完全主導學生學習。倡導學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讓他們在學習中有主動權,并且讓他們閱讀自己的作文也是一種閱讀渠道,在反復閱讀修改中,他們可以探索到更好的寫作技巧以及如何更好地構造作文結構。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教學由于部分教師沒能很好地契合閱讀和寫作教學,導致依然存在讀寫分離的現象。而英語讀寫結合教學的重要性和先進性表現在它不像分離教學那樣單一,還擁有著激發學生自愿仔細閱讀文章的興趣,一方面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另一方面能讓學生進行自我創新寫作,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則應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創新性地教學,不斷整合、協調讀和寫的關系,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閱讀和寫作并且更好地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