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常清
(日照市東港區海曲中學,山東 日照)
初中地理教師在開展相關教學活動時,主要采用“地球儀上看世界”的教學方法,這一教學方法對于初中地理的教學至關重要。因此,初中學生深刻理解與把握“地球儀上看世界”,一方面可以加深對相關地理知識的認識,另一方面還可以拓展研究,為今后的相關學習奠定基礎。
影響地理教學效果的一個關鍵因素在于學生是否對地理學習具有較高的興趣,初中地理教師只有充分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才能使學生排除抗拒心理,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初中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存在較強的叛逆心理,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再加上家長對孩子的相關地理學習不夠重視,致使初中學生無法提高對地理學習的興趣,學習積極性不高。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很多地理教師在開展相關教學活動時都借助多媒體等現代科學技術進行教學,但是,有相當一部分教師仍然嚴重依賴地理教學課件,對教學方法的創新力度不夠,使學生無法深刻地理解與把握相關地理知識。此外,一些老教師仍然采用不符合學生身心發展以及學習規律的傳統教學方法,使地理課堂乏味無趣,無法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初中地理教師開展相關教學活動的主要教學目標在于使學生能夠由平面思維轉化成立體思維。因此,初中地理教師首先應該引導學生深刻理解平面地圖,合理安排相關教學進度,使學生建立一定的立體思維。初中地理教師在此過程中如果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先進技術設備,制作生動形象的圖片、視頻等,將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全面展現地球與地圖的變化。例如,初中地理教師在教授太陽直射點這一相關知識時,利用多媒體制作相關教學視頻,可以使學生更為深刻地理解與把握相關知識。
初中地理教師在開展相關課堂教學活動時,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實際動手操作,教師在此過程中還可以將班級內的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以便于學生可以更好地進行溝通與交流。同時,初中地理教師還可以借助地圖冊、地球儀等輔助學習用品,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對地圖冊、地球儀的相關使用方法以及自己在研究過程中的小發現進行講解,從而促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加深學生對相關地理知識的理解與把握。
學習方法是否科學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初中地理教師在開展相關教學活動時,應該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方法上的交流與溝通,同時,教師還可以以討論會的形式逐步使學生掌握科學合理的地理學習方法,并引導學生對這些方法加以運用。學生通過對科學學習方法的運用在很大程度上將促使其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從而增加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
初中地理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還應積極與學生家長進行交流與溝通,通過各種方式使家長對學生的地理學習加以重視,同時還應引導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擴展學生的相關地理知識。地理教學質量的提升一方面取決于教師,另一方面還受到學生家長的影響。因此,教師應該盡力扭轉學生家長對地理的認識偏差。同時,地理教學與其他學科的教學相比具有獨特的優勢,可以借助博物館、天文館等機構的力量開展相關教學活動,從而拓寬學生的眼界,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此外,學校還可以積極與當地圖書館開展合作,使學生能夠搜集到地形、地質等的相關資料,在一定條件下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實地勘探,從而促使教學效果實現最大化提升。
地理“地球與地圖”的教學方式要求初中地理教師具有較高的綜合專業素養,教師要不斷革新自己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因材施教,促使地理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同時,初中地理教師還要注重與其他學科、領域進行合作,不斷提升自身的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