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的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動態性,然后結合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和學習能力來進行教學安排,并在學生進行相關問題思考和探究的過程當中給予正確的指導,這樣才能使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英語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另外,教師還必須充分考慮支架式教學的特性和要求,以有效借助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多媒體教學技術為學生搭建教學支架,引導他們逐次遞進、不斷深入地進行閱讀學習。
英語閱讀教學不僅能夠讓學生接觸和了解更多的英語知識,同時還能夠使學生掌握更多的英語表達方法和交流技巧,這是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然而,由于學生自身的英語基礎較為薄弱,他們沒有掌握大量的詞匯和語法,且本身也缺乏閱讀的策略和技巧,因此,很難理解和掌握英語文章中所表述的內容和重點。另外,大部分高中學生認為閱讀的主要內容就是理解新單詞的中文意思,因此,在閱讀過程中往往會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來進行新單詞的查詢和短語的學習,但仍然會遇到相對較多的閱讀問題。這樣不僅會讓學生對英語閱讀產生厭惡情緒和抵觸心理,同時還會大大提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難度。
1.根據閱讀內容搭設教學支架。教師在應用支架式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對建議支架、解釋支架、問題支架、范例支架等多種支架類型進行深入、透徹的了解,然后再根據實際的教材內容和教學要求進行優化選擇。在確保實際的教學主題和選擇的教學支架相統一的情況下,向學生展示更多豐富的英語閱讀教學范例。此外,教師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設置與主題有關的問題,然后讓學生在閱讀文章后對問題進行分析,通過自主思考和小組合作的方式對問題進行解答。教師可以在學生探究和分析的過程中對其進行相應的引導,如,What do you want to do and then what?What is the next step?How do you end up?Do you need to complete the new task?等提示,還可以要求學生利用已掌握的英語閱讀知識,通過參考材料、字典、互聯網等方式來解決具體的問題。
例如,在進行Elias’Story的教學過程當中,學生要想通過英語閱讀借助Elias了解Nelson Mandela的生平事跡,就不僅要掌握一定程度的英語單詞和詞匯,同時還需要借助各種方式和渠道獲取與文章主角有關的信息。對此,教師可引入與主題有關的歷史背景和相關文化知識來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支架的搭建。如,“Play a video clip about Nelson Mandela’s life”“Brainstorm the qualities of a great person”“Talk about great persons in groups”,等等。然后,再引導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和思考討論的方式消除閱讀英語文章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障礙,在對相關的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歸類、比較之后,再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Do you think Eliaswas right to blow up the governments buildings?”“How did Mandela help Elias and other black people?”“What situation were the black people in at that time?”“What was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bout Elias?”等相關問題,并分別闡述自己的理解和看法。這樣不僅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支架式教學的作用,同時還能夠有效加深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和掌握。
2.全面加強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師在進行相關英語閱讀課程設計的過程當中,需要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系統把握,當他們清楚、準確地完成最近發展區的定位之后,再結合具體的要求,為學生設置相應的問題教學情境。可以學生已掌握的英語知識為切入點,引導他們對英語閱讀問題進行進一步分析、研究、討論,從而更好地實現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銜接。此外,教師也可以在英語閱讀教學當中增加一些與學生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并引導他們圍繞主題對相關的內容和問題進行交流討論,這樣不僅能夠加強英語閱讀課堂和學生學習、生活之間的聯系,同時還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和閱讀探索欲望。
例如,在進行School life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就可以事先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將學生的校園生活和日常學習錄制成視頻,然后通過相關軟件和設備進行剪輯,并在課堂上讓學生觀看具有動態圖像和聲音的視頻。由此,在確保學生快速進入英語課堂狀態的情況下,為后續的知識導入和英語閱讀教學打好基礎。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選擇利用英語游戲和舞臺劇等方法來開展閱讀教學,可根據興趣愛好、個性偏向等情況來對學生進行分組,并要求學生在組內進行角色扮演,完成具體的對話,再通過對話交換和角色互換的方式,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英語閱讀課程當中。
3.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學習。高中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英語水平和自學能力,因此,教師在英語閱讀課堂上可以有針對性地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問題探究和實踐活動機會。在學生自主進行小組討論的過程當中,教師需要圍繞主題,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指導,通過啟發式教學讓學生組詞遞進,對英語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當然,也可以在此過程中適當穿插一些支架式教學概念,這樣就能讓學生更好地借助概念和理論知識來完成相關學習。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合作探究、交流等方式,解決英語問題,從而使他們在討論過程當中了解自身的個性差異,并實現共同進步、發展。
例如,在進行Theme parks閱讀教學之前,教師就可以首先圍繞教學主題向學生提出相關的問題,如,“Do you know what a theme park is?”“Please say that you know the theme park.”“What activities are there in the theme park?”然后,教師再要求學生通過自主思考、上網查詢、小組交流討論等方式進行分析,并選舉小組代表用英語回答問題。在學生對主題公園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之后,教師再進一步導入Theme parks的教學,并要求他們以小組為單位思考與文章主題有關的問題。如,“What is the main story of the article?”“Please repeat the general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 English.”“Please repeat the general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 English.”等等。這樣就能夠讓學生在交流和閱讀過程中學習他的優秀閱讀方法和英語知識,進而使英語閱讀教學效果顯著提高。
高中英語教師需要樹立全新的英語教學觀念,并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英語閱讀教學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然后充分利用各種有效方法和手段,將支架式教學融入實際的英語閱讀教學當中。筆者認為,教師不僅要以學生為主體來進行教學內容的安排和設計,同時還需要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掌握更多的閱讀技能和知識,并充分利用英語支架引導學生進行相關學習和思考。在確保學生現有英語水平能夠得到提升的同時,也為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當中全面應用支架式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