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中政治教學的現狀來看,部分學校在教學過程中以理論教學為主,導致教學內容枯燥、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如果在教學中合理引入時事政治內容,就能夠使教學更貼近實際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果。
時事政治是高中政治的重要內容,對教學也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具體來說體現在以下方面:
1.拓展教材內容。從當前高中政治教學現狀來看,以理論教學為主,以政治教材為核心。誠然,高中政治教材由我國教育專家精心編寫而成,注重政治教學的連續性及固定性,具有極高的政治教育意義,而且以高中政治教材為核心的教學方式能夠進一步促使學生對政治理念的理解和認識。但是,我國政治教材的更新速度較慢,缺乏實效性,教學中的案例也有些久遠,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動力。筆者發現,如果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加入時事政治的相關內容,能夠極大地提升高中政治教學的實效性,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各行各業的要求越來越高,從業者不僅要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還要具備較強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歷年高考來看,政治越來越注重對高中生這些能力的考查。眾所周知,時事政治又被稱之為時政,其內容主要是近期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時事政治的內容較為廣泛,主要包含政治內容、經濟內容、文化內容等,在編寫過程中要注重實效性。在開展高中政治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將時事政治內容融入教學,能夠讓學生了解國內外大事,進一步提升政治知識學習的趣味性。與此同時,高中政治教師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深入分析時事政治案例,能夠逐步培養學生對政治事件的敏感度與認知度。
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筆者歸納了以下具體方法:
1.轉變教學觀念。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主要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僅僅是知識的被動接收者,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較低。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高中教學也發生了較大變大,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理念已經不再適用于當前教學需求。新課改要求高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改變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對政治知識學習的興趣,注重因材施教教學理念的運用。因此,高中政治教師應當轉變角色,注重學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養,充分利用學生的特長、性格特點等,引領學生關注時事政治,進而提升學生獲取、分析、處理時政信息的能力。
因此,高中政治教師要進一步提升教學水平,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具體來說可從兩方面入手:其一,打破傳統教學觀念對教學能力的束縛,注重師生合作,關注學生的性格特點、心理變化,在政治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時事政治,運用探究式教學方式來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將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核心真正地彰顯出來;其二,高中政治教師應當注重和諧課堂氛圍的構建,高中生在學習與生活的過程中課堂占據著學生的大部分時間,課堂班級氛圍的構建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思維模式與思維活躍度,因此高中政治駕駛應當多于學生交流,深度的了解學生的思維觀念,以學生的角度出發來思考和分析問題,進而來探尋到自我教學的局限點,進而來激發學生對政治教學的熱情。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觀念,為學生的后續知識的學習理解奠定基礎。
2.激發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政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興喜愛程度較高,就能夠大幅提升對政治知識的理解速度。當前,我國政治教材具有一定的滯后性,以政治教材、政治理念為核心的教學方式很難激發學生對政治知識學習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引入時事政治內容,教師對相關案例的綜合分析、深度解析、重點評價,能夠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升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此外,還能豐富政治教學內容,開闊學生視野,讓學生了解當前國內外的重大事件。與此同時,高中政治教師應當利用先進的教學設備與教學模式,利用互聯網通信設備、多媒體設備等方式進行教學,通過多媒體設備能夠直觀地了解相關內容,進而通過聽、看、想三管齊下的方式促使學生加深對政治知識的理解和認識,進一步培養學生對政治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更為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