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淑慧
(滄州市南皮縣鮑官屯鎮桂和中學,河北 滄州)
新課標的三維目標中所謂“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關注的是“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態度,具有科學精神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為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社會公民等”。我認為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掌握技能、技術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滲透情感教育,只有這樣才能標本兼治,防患于未然。下面我結合平時教學中的實例,談談我的做法。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個人的生活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組成的,養小德才能成大德。在教學中,我與學生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注重通過創設情感交流的活動,營造情感交流的氛圍,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情感互融的基礎上,我認真上好每一課,使學生每節課都有所得,最終明白學電腦不是為了玩游戲,而是有更豐富、更有用的知識等待我們去學習。例如,通過對PPT的學習,學生制作了建設美麗桂和中學的宣傳片,讓學生自發地認識到學習信息技術的重要性。
“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要比就比誰更有志氣、誰更愛鍛煉身體、誰更有愛心、誰更有紀律性。我校信息技術課是在實驗樓的微機室開展教學活動的,學生平時上課在教學樓,并且每班每周兩節的課程安排,使得微機室的管理難度很大。為了使教學活動能夠正常有序地開展,在開學初我要求學生嚴格遵守上機規則,要求學生從最基礎的小事做起:在每節課進入實驗樓上課時,提前5分鐘在實驗樓按照微機室座位號站隊,排隊進入實驗樓。學生到達4樓微機室時保持隊形不變,并自覺穿上腳套,形成井然有序的秩序。我要求學生從小事做起,讓其把培養愛護公共電腦設備、遵守進出機房規則的良好習慣當作一項基本任務和重要職責。學生會自覺地愛護并且保持微機室內的整齊和清潔,慢慢的學生成了微機室內的主人。
信息技術雖是重要傳授使用技術的課程,但教師在教授中決不能忽視了授課過程的取材而應幫助學生實現情感目標,利用情境、任務的設置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給學生營造深厚的文化育人的氛圍。良好的教學素材能夠增進學生間、親情間的交流。在word教學中,我設置了宣傳教育活動的制作。例如:“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之“小小百家講壇”“墨香書法展示”“尋訪紅色足跡”“歌唱祖國活動”,讓學生在學習和制作中感受文化育人的濃厚氛圍。
在教學中,我積極地創建良好的環境。我推薦給學生一些健康的網站“科技網”“中國少年健康網”“超級學生網”“北美學生網”“中國兒童中心網站”“中國青少年新世紀讀書網”等等,告訴他們這是一些值得信賴的網站,容量大、更新快,鼓勵他們在這些網站學習。讓學生觸摸正面、健康的內容,形成高雅的網絡情趣。
教師應加強綠色網絡建設,引導全校學生文明上網、自覺抵制網絡不良信息,形成良好的網絡育人環境。教師應教導學生珍惜美好時光,砥礪品德,陶冶情操,刻苦學習,根據學生的表現評選“最美桂和學生”,根據他們的感人事跡制作“最美桂和學生”系列宣傳片,組織全校學生學習,讓網上正能量更強勁,讓學生正確認識網絡、使用網絡,成為“E時代”的健康主人。
教學中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展示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在課堂中也可以綜合展現。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并加以培養,不僅體現了信息技術教學的人文性,更能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質,促進學生好好學習,讓每一個桂和學生志存高遠、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開拓,在火熱的青春中放飛人生夢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自己的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