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年華
(江蘇省如皋市實驗初中,江蘇 南通)
通過新課程的培訓、學習、討論、教學實踐、反思這幾個過程的不斷磨煉,我認為始終要把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作為化學教學的第一要素,使每一個學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學習生動有趣的化學;在確定“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時要注重“從生活到化學,從化學到社會”選取教學內容,逐步學會分析和解決與化學有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在選取教學方式時多采用以探究為核心的多樣化教學方式,在“做科學”的探究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注重對學生的過程評價,強化評價的診斷、激勵與發展功能。同時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要充分利用每一個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他們的教育價值和功能,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在實現人的發展和推動社會進步中作出的巨大貢獻。
創設情境時,我更多考慮的是如何從生活中尋找真實的情境。如在教學“二氧化碳的性質”時,我為每一組學生準備了一瓶雪碧,我問:搖一搖、晃一晃、喝一口,會有什么感覺?請學生自己演示,感受有酸味、會打嗝。緊接著問道:為什么有酸味、會打嗝呢?什么東西導致的?想知道嗎?如何檢驗這種氣體呢?整個一節課我始終以這一瓶雪碧為線索,通過學生的思考與交流,激發學生學習二氧化碳性質的迫切心情,使整個課堂始終處于學生密切、持續的關注之中。
實施活動時,我更多考慮的是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如在教學“元素”這一課題時,我根據教學目標設計了三個活動:(1)從“元素說”的發展看元素的含義。(2)學會用元素符號表示常見元素。(3)追蹤化學變化過程中元素的行跡,在實施每一個活動時,首先讓學生自主學習,再讓他們小組合作探究解決自學中沒能弄懂的問題,在此基礎上面向全班進行展示交流,展示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效及存在的問題,最后再通過師生、生生互評,引導學生歸納、提煉教學內容的重點、規律、解題思路、方法、技巧等,解決易錯易混易漏的知識薄弱點。
檢測反饋時,我更多考慮的是學生的實際,精心選擇密切聯系實際,能體現化學學科特質的題目,通過精心的設計,使每道題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價值。如在學習“石灰石的用途”時,我將于謙的《石灰吟》以信息的形式呈現在檢測反饋中,既鞏固應用所學知識,又升華了情感。通過檢測反饋,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目標達成度,檢驗“活動”環節是否真實有效。
新課程強調“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評價方式,既要考核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評價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還要重視考查學生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發展”,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不僅關注學生的紙筆測驗成績,還通過設計學生活動、書寫化學日記等對學生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評價。
在設計紙筆測驗時,我更多考慮的是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科的邏輯發展順序,依據課程內容標準整體把握學習要求,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正確區分階段性目標和終極目標,考核的重點以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應用為主,重視具有實際情景、應用性、實踐性較強的問題。同時對紙筆測驗的結果進行正確引導,采用即時的口頭評價、談心式的評語等方式激勵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對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更注重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讓他們更多地看到自己的優勢與進步,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
為了更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我設計了學生活動評價表,觀察學生在化學實驗活動中的表現,評價學生參與實驗的積極性,實驗技能的掌握情況,觀察、描述和分析實驗現象的能力,實驗習慣與科學態度等。同時還通過社會實踐和調查報告等手段對學生的活動表現進行評價,通過活動表現評價可以考查學生理解和應用知識的水平、分析問題的思路、實驗操作的技能、口頭或文字表達能力。在實際評價的時候,我還組織學生對同伴在學習活動中的表現進行互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通過書寫化學日記的方式,讓學生學會記錄每一階段的化學學習情況,比如今天學了什么化學知識,看到了哪些與化學有關的新聞或資料,參與了哪些化學活動,認識了哪些新物質,學習上有哪些得與失等。通過書寫化學日記的形式,不僅可以促進他們對化學學科的理解,提高自己的科學素養,還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幫助教師準確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在觀念和方法上獲得的進步,以便及時地給予肯定、鼓勵,同時還可以從化學日記中了解學生學習上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在實際操作時,我還鼓勵他們進行自我評價,提高總結、反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