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 晟
(江蘇省常熟市濱江實驗中學,江蘇 蘇州)
現階段,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被進一步增強,現代化的教學不僅要教授學生書本上的知識,更要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尤其是對身體素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體育學科的重要性可見一斑。由于體育課程有別于傳統文化學科,具有特殊性,初中階段也是學生身體成長的關鍵階段,所以必須要改革傳統初中體育教學,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引領學生全面發展。
課堂上,教師應該對學生有意識地傳播體育的重要性,傳授給學生體育知識,并指導學生掌握體育技能與要領,強健學生的體魄,并以此達到體育教學的目的。體育需要每一名學生的參與,必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之更主動地提升體育水平與能力,因此,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這種差異不僅體現在學生的性別上,即使同性的同學也有著很多差別,比如:有些學生協調性與運動能力很強,而有的學生更有耐力或爆發力。所以教師應該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體能與身體素質,參考體育教學大綱要求,采取更有針對性、更加多元化的教學方案,進行體育課堂的差異化教學。這樣一來,能夠讓體育惠及每一名學生,通過這樣差異化的教學方法,實現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初中是學生身體和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有效的體育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釋放學習的壓力,以更高昂的熱情面對學習生活。但是,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會因先天或成長環境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異,例如學生身體的爆發力、耐力、力量、速度都有著很大程度的差異。這些因素為初中體育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在教學上,教師不能用傳統的單一教學方式,“一視同仁”的教學方式過于古板,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挖掘,一些學生身體條件優越,簡單的教學訓練對他們來說是“無趣”的,無法調動他們學習的激情,而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一些有難度的體育技巧會讓他們望而生畏,造成其心理上的壓力,甚至對體育學科產生一定的抵觸情緒。這兩種情況勢必都會影響教學的進度與效果。由此可見,培養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提升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已經成為當今初中體育教學的關鍵與核心。教學中,體育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有針對性地布置體育教學方案,因材施教,從而避免傳統模式帶來的缺陷,差異化體育教學讓每一名學生在原本的素質上得以進步,實現所有學生的體育水平全面發展。此外,教學中體育教師也應有大局意識,切勿因個別學生而耽誤整體教學目標的完成。如果存在體育基礎極為薄弱的學生,教師要對其進行針對性訓練與指導,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潛力,以點帶面,整體上提升學生的素質與技能,保證整體教學單位的體育成績。初中學生在個人體育能力層面存在一定的差異,他們的跑步、協調能力以及身體素質各不相同。針對這種差異性,教師需要認識到分層教學和差異性教學實施的必要性,引入多元化的教學策略,針對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并且采取差異化的評價標準,這樣可以促進學生的進步。學生在持續發展中會逐漸縮小這種差異,并且獲得體育素養的提升。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有了興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事半功倍。事實上,在體育教學中,學生之間存在個體的差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學生沒有學好體育的信心與興趣。要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體育學科中,就要培養并激發其學習的興趣。可見,對于體育課上的學困生,教師要善于發掘他們的優點,并予以放大,以增強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自信心,鼓勵其積極地投入到體育學習中,讓學生體會到參與其中的樂趣與享受成功的喜悅,因勢利導,引領他們展示自我,克服困難,逐步提升體育能力,強健體魄。與此同時,教師更要注意到每一名學生的訴求,關注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的身體與心理的變化,對學生反映出的訴求及時獲取并反饋。例如:體育課上,學生身體出現不適,教師應該隨機應變,隨機調整教學內容,讓學生進行輕緩的體育活動,如情況嚴重應立即安排學生休息或就醫,這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的身體安全,并讓學生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團隊的支持與溫暖,讓學生發自內心地熱愛體育運動,保證初中階段體育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初中階段作為我國義務教學的重要階段,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關鍵時期,體育學科在這一關鍵階段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極大的保障作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應保證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承認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培養并發掘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制訂差異化目標,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體育學習中去,全方位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助力學生的多元化發展,保證教學任務的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