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林良
(江西省金溪縣第二中學,江西 金溪)
開展初中數學的教學活動,教師要有一個設計的總體思路,而這一切都體現在教學設計中,教學設計是一項系統的設計工作,要體現出課程教學目標,體現出教師的教學理念,也要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內容的安排和教學目標的設定,根據這些前提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師對學生的情況了解,便于更加科學高效地組織整個教學過程。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數學知識、思想、方法、觀念都是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因此,數學教學設計的中心任務就是要設計出一個(或一組)問題,把數學教學過程組織成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做好數學學科教學設計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要注意將與學生互動的環節融入進去,否則在上課的時候,教師可能因為過于專注講解某一個知識點而忽略了與學生的互動過程。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發揮多重功能。例如,可以讓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另外也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互動式的教學給學生更多的啟發,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的時候,都要把這些具體的互動環節考慮進去,在課堂上適當停頓、適當互動,讓課堂生動。學生互教互學,能者為師,既能提高學生成績,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有專長的學生得以發揮,使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從同學處得到比在老師那里更大更及時的幫助。所以,在教學設計中,這樣的互動環節要恰到好處,要具有一定的啟發性和引導性,這樣才能培養他們的自主探究精神,讓他們養成自尊自信的良好品質,在今后的學習道路上和工作生活當中具備較高的自我效能感。
而且,每個學生都希望在同學們心目中樹立良好的形象。為了在老師和學生面前順利地解答習題,教師也可以選一些學生到黑板上進行題目的驗算解答,對被選中的同學來說,既是一種表現自己的機遇,又是一種挑戰,督促學生更專心聽講,無形中形成了一種鞭策機制,同時增強了課堂效果。
結合教學設計的制作,教師可以更好地將備課工作做好,備課工作一般來說要從五個方面來開展,首先是備學生,分析學生的學情,這一內容可以放在教學設計之中,成為教學設計的一個重要模塊,根據基礎知識水平、認知特點、學習心態和未來的潛能發展等把學生分成幾個層次,便于教師更好地提供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其次是備課程,要將現有的課程資源全部整合起來,圍繞教材的中心點,合理開發和利用,讓學科知識自然地滲透在生活中,讓學生能夠結合生活和實際的應用,更好地理解數學的基礎知識。第三是備方法,也就是根據前期學生的情況、備課的要求等來選擇靈活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要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能夠促進學生認真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第四是備教學的情境,要充分考慮到在什么樣的情境之下,學生才能夠更好理解和掌握知識,善于創造和改造不同的情境,能夠讓學生發揮自主學習的能力,這些也是教師需要在教學設計中加以明確和完善的重要部分。最后是備自己,要挑戰自己的現有知識和專業水平,在現有的基礎之上不斷超越自己、提升自己。
在課堂上與學生互動的多了以后,學生和老師之間就會有更多的交流和溝通,課后,學生可以給教師更多的反饋。通過分析學生的反饋意見,教師可以綜合判斷出自己在教學中還有哪些地方需要調整。很多時候教師會發現,學生對老師的評價也會有不同,同樣的一種教學方法,有的學生非常喜歡,而有的學生建議老師換掉。因此,也不能完全去根據學生的反饋輕易地作出調整,而是要綜合考慮。當然在教學設計中,教師也要將自己對教學過程的反思融入進去。教學反思工作做到位,就會形成一種積累效應,讓教師不斷超越以往的教學水平,獲得更高的教學效果。從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發現,很多時候,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及時地把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在下次備課的時候,通過翻閱以前的記錄,就能夠很有效地避免以往曾經出現的一些不足。所以這是一種非常好的習慣,在教學設計中也要留出相應的位置,一堂課完成之后,教師就可以隨手寫下來自己對整堂課程的反思,長期來看,能帶來巨大的收獲。
總之,在初中數學的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師自始至終有清晰的思路來開展教學活動。教學設計就好像導演的劇本一樣,指導教師按部就班地完成整個教學的全程。因此,教師的教學設計工作要不斷加強,而且要不斷優化,根據初中數學的學科特點,將教學設計的表格重新制定。讓教學設計工作能夠更好地為高效的數學課堂實現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