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媛
(江蘇省句容高級中學,江蘇 句容)
高中時期的生物學科在自然學科里還是很重要的。但與數學、英語、化學等學科相比,生物學科是比較邊緣化的。可能是因為在高考時,生物占總分的比重比較小,所以不管是學生還是老師都不會重視生物這一學科。但是新課程改革一直強調要讓學生全面發展。所以我們應該重視生物學科,運用生活化教學理念進行教學,從而提升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效率。
從實質來看,生活化教學的重點在“生活”二字上,所以我們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教學。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生活化教學的目的。要想實現生活化的生物教學,教師就要與學生多溝通,找到生活化教學的入手點,只有這樣才能把生物教學和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從而提高生活化教學的效率。例如,在教學“組成細胞的分子”時,為了提高學生對生物微觀世界的認知,老師要先幫學生樹立起微觀生物學的理念。比如,可以先設置“生態系統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導入問題,然后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討論。還可以把問題深入,問問學生人類主要是由什么組成的,讓學生注重內部結構。學生思考交流后,教師就可以把細胞的概念引進來。
生物跟我們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所以我們可以在教學的時候建立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這樣可以使學生在上課的時候清楚地理解生活和生物之間的關系,加深對生物知識的印象,方便學生找到解決生物問題的思路。例如,在教學“蛋白質”這一概念時,老師可以跟同學們講許多食物中都含有蛋白質,我們在平時吃的零食袋子上就可以找到蛋白質這種成分,而且還會寫明蛋白質的具體含量有多少。然后接著讓同學們想想蛋白質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什么樣的作用,舉例說明哪些食物中含有很多蛋白質呢?用這種方法可以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上課的時候不再覺得只是在學習枯燥乏味的知識點,所以教師要經常創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也會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
我們在進行每一學科的教學時,教育教學模式與方法都是很重要的因素。所以,要想提高高中生物教學的生活化程度,我們首先就要創新教學模式。我們要多運用生活化的方法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促進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發展。生活化的生物教學方法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我們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合作討論,或者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分享以及情境教學等等。而且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下,教師也有了新的教學方法就是多運用互聯網多媒體等手段進行教學。例如,在教學“細胞的基本結構”時,教師可以在學生未知的情況下加入實驗這一環節,運用顯微鏡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觀察,實驗結束后,老師再讓學生根據剛才的觀察結合生活描述生物細胞的結構,激發學生的思維擴展。
高中生物的課本中大都是與生活緊密聯系的內容,只是展示的形式并不像生活中那么形象直觀,因此,老師要善于挖掘。例如,在對“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教學時,老師可結合生活對這一定律進行挖掘:“同學們要思考一個問題,如果一個長的漂亮但身材矮小的女孩子跟一個相貌丑陋但長得很高的男孩子結婚后,他們生出的孩子會是什么樣?”學生開始一起討論得出了四種答案。然后教師可以根據這四種結果,引入孟德爾的“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又如,學生學習了蛋白質、糖類、脂質后,教師可以問學生身邊有沒有患有“三高”或者身材肥胖的人,如果有的話,就可以根據你學到的生物知識,給他們制訂合理的飲食計劃,告訴他們要多吃什么食物,少吃什么食物。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會有這些疾病,學生在給他們提供飲食方案時,就會用到所學的生物知識,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還能激發他們的興趣。
生活處處有學問,生活是我們生物教學的起源,如果老師可以把生活中的問題跟課本知識結合起來,學生知道了學習知識的重要性,就會認真學習生物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所以,教師在進行生物教學時,要多多結合生活實際,創建生活化的高中生物教學模式,把理論知識跟生活密切聯系起來,讓學生學以致用,才能促進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模式的發展,提高高中生物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