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超
(麗水學院附屬高級中學,浙江 麗水)
近年核心素養的提出對信息技術學科具有深遠的意義,其教學培養方向從學科素養走向核心素養。那么,核心素養如何與高中信息技術學科相結合呢?本文以浙教版《多媒體技術應用》第三章《媒體的采集與制作》中的第三節《圖片素材》為例來進行探究。
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由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信息社會責任四個核心要素組成。結合《Photoshop常用濾鏡》這一節課內容,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以最大程度促進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知識點,以此確定《Photoshop常用濾鏡》中要培養的核心素養。
1.能夠有意識地利用Photoshop軟件的教程資源來學習圖片的各種特殊效果的實現,并且能對主題海報作品做出合理公平的鑒別與評價。(信息意識)
2.能通過制作人物美顏的操作實踐,遷移到個性相片的設計制作,再到整個教師節海報的制作。(計算思維)
3.能根據需要,選擇數字化學習資源,選擇恰當的制作個性相片的方法,開展自主學習,創造性地制作教師節海報。(數字化學習與創新)
4.能夠遵守信息法律法規,信守信息社會的道德與倫理準則,潛移默化中形成感恩老師的意識。(信息社會責任)
教師在課堂中可以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還可以通過提供學習資源,例如素材和任務幫助文檔,為學生搭建好“腳手架”,學生可以通過自主的學習探究問題,進而解決問題,最后師生共同進行相關歸納提升,實現知識的內化和建構。
例如,上課伊始,我展示兩組使用濾鏡前后的對比圖片,學生都發出了驚嘆的聲音。震撼的視覺效果生動地引入了本節課的主題——Photoshop常用濾鏡。
隨后,我再展示自己在課前制作的人物美顏的前后對比圖,讓學生按照任務一中的要求和步驟,自主探究完成人物美顏效果。在學生基本完成任務后,通過提問引導學生思考:濾鏡的使用對象是當前圖層還是整個圖像?學生由實踐操作得出結論:濾鏡的使用對象是當前圖層,而非整個圖像。
該活動體現的知識與技能是:了解濾鏡的作用和效果,學會選用合適的濾鏡來美化照片,培養學生主動使用信息技術來解決問題的“信息意識”的核心素養。
在“計算思維”的培養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對其知識點有個初步的認識和理解。學生能夠通過判斷、分析與綜合各種信息資源,例如利用多種素材和多種Photoshop的簡單教程,來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并能夠總結利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方法,并遷移到與之相關的其他問題解決中。例如:
活動:在介紹濾鏡不僅能實現圖片的特殊效果,還能和快速蒙版結合使用,制作精美的個性相片時,我先講解快速蒙版的功能,介紹快速蒙版分別與畫筆、橡皮擦和仿制圖章工具如何結合使用。在演示中,引導學生總結三個工具顏色的選取與選區增減的關系,并由學生自主填寫任務幫助中的表格總結歸納,幫助學生記憶和掌握。最后,通過提問引導學生思考:快速蒙版與選框工具、魔棒工具、套索工具有何區別?學生對比觀察后歸納:快速蒙版可以實現選區的細微調整。
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教師如果預設到學生現有知識無法解決問題,或解決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障礙與難度,則要適時搭建腳手架,使學生的問題解決活動能順利開展。因此,“數字化學習與創新”的培養中,充分調動每位同學的積極性,建立符合不同階層的學生的數字化學習環境。例如:
活動:在講解演示完快速蒙板的功能與使用后,學生對快速蒙版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這時我再布置任務二:要求學生利用我所提供的素材和濾鏡與快速蒙版結合使用的簡單教程,選取任意一張圖片和方法制作個性相片。該活動體現的知識與技能為:掌握快速蒙版與濾鏡的結合使用。層次較好的學生在完成任務二后,可結合幫助文檔繼續自主探究任務三——圖像綜合實踐操作。在教師提供的材料下,讓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和管理,培養學生的“數字化學習與創新”的核心素養。
這時,學生通過范例作品及幫助文檔,在操作中完成文字圖層的柵格化、圖層的混合模式、圖層樣式、合并圖層、存儲為JPEG格式的操作以及在其基礎上自主完成教師節的海報美化。因而培養了學生自主實踐、發現問題、總結歸納的“數字化學習與創新”的核心素養。
在課堂結束時,我組織學生開展作品互評,并展示優秀作品。在教學中,增強學生信息社會的道德與倫理準則意識,自覺遵守信息法律法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修養,建立正確的師生觀,潛移默化中形成感恩老師的意識。通過討論、交流和評價的過程,促使學生培養正確師生觀的“信息社會責任”的核心素養。
構建信息技術學科的核心素養的教學新體系,我們鼓勵學生通過自主實踐—發現問題—深度學習—解決問題—總結歸納,將一種感性的體驗轉化為理性的知識,在體驗的過程中不斷內化,并能將理性的知識外化,實現學生學習的“素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