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瀟帥
(河南省駐馬店市平輿縣第一高級中學,河南 駐馬店)
當前,我國的教育正處于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階段,素質教育不僅要求學生學習基礎理論知識,而且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以及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而課堂演示實驗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一個重要策略。演示實驗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還能有效提高學生對理論課程的學習興趣,尤其對于物理這門課,實驗是其基礎,離開實驗的物理學是不完整的,無論到什么時候,實驗都是物理學的靈魂。朱熹曾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德國哲學家費爾巴哈也曾說“理論所不能解決的疑難問題,實踐將為你解決”。正因如此,物理演示實驗越來越受到國內外教師的關注和重視。但是,由于教育資源的限制,以及應試教育的影響和傳統觀念的束縛等因素,物理演示實驗的教學現狀一直不容樂觀。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師生情感交流,提高物理教學質量,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演示實驗對物理教學質量的提高。
傳統物理教學的難點在于如何把那些抽象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而物理學中的許多知識和規律都是比較抽象的,因此,演示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性也就體現了出來。通過演示實驗可以直觀地把那些抽象的概念和規律展現出來,學生也很容易理解。例如在錐體上滾的實驗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根據經驗規律來判斷重物是否會自動爬坡,故意將學生引入一個定向的思維模式,把錐體上滾演示儀放到講臺上之后,將重物放到軌道最低點后松手,錐體自動從最低點爬到了最高點,而這一現象明顯與常理相違背,具有強烈的直觀性和對比性,演示效果也會比較好,很容易抓住學生的興趣,然后教師再適當地引導,自然而然地提出重心這一概念。這樣的效果遠比單純地講解重心這一概念更容易被學生接受,而且也更容易在他們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傳統的物理教學一般都是簡單的口頭教授,對于那些難以理解的知識和規律,有時教師要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講解,上課效率不高,而且效果也不好,基礎不好的學生很難理解。長久下來,學生慢慢地對物理學習也失去了興趣。而在物理教學中適當地引入演示實驗,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見到一些在課本上看不到的東西,例如新奇的實驗器材、神奇的實驗現象等,讓他們知道物理不再是課本上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而是真實地、有趣地存在于我們身邊,也讓他們親身感受到物理學的神奇和魅力,也從根本上改變了他們對物理的看法,這對于培養他們對物理學習的興趣有很重要的作用。
物理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比較緊密,許多物理實驗在實際生活中都有體現,甚至有時我們可以直接利用生活中的物品進行實驗,所以,在進行實驗教學時要注重與實際生活的結合。在進行實驗時,教師一定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鼓勵學生對實驗進行思考,思考實驗原理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以及利用實驗原理來設計生活中的實驗,這樣可以增加學生對知識和實驗原理的理解和認識,也可以培養學生主動思考問題和探究問題的方式。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這讓他們在學會思考的過程中,也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同時更好地掌握了知識與技能。
演示實驗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為學生提供表現的機會,成為教師與學生交流的平臺。在任課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動手操作完成某個演示實驗,學生有了親自動手獲取知識的成就感,激發出對學習物理的興趣,促進師生情感交流,有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關系的和諧反過來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
在課堂中引入演示實驗,目的一定要明確。比如在導入新課時,可以選擇一些生動有趣、新奇的實驗,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為其創造一個積極的學習環境;而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選擇簡單易懂的實驗,可以化抽象為具體,讓學生更容易接受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定律。
演示實驗的主要目的就是把抽象的物理知識和規律通過實驗的方式形象直接地展示給學生,因此,在實驗的時候一定要保證實驗現象的明顯性,盡量使得學生能夠看到明顯的實驗現象,盡量要求實驗儀器大一些,儀表的刻度清晰些,必要時還可以采取一些放大手段,例如采用電教投影方式。
當教師在選擇和設計演示實驗的時候,要盡量選擇那些具有啟發性的實驗,激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具有啟發性的演示實驗不僅能夠讓他們了解和掌握課本上的知識,還有可能引導他們發現課本之外的新的知識和事物,擴大他們的眼界,讓他們對學習和知識更加熱愛。
除此之外,教學中的演示實驗還要盡可能要求取材容易、實驗裝置簡單、操作容易、現象明顯、學生易接受等。
綜上所述,演示實驗不僅使物理課堂教學更加高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讓學生了解到演示實驗的設計步驟和設計意圖,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為了提高教學效果,要合理利用演示實驗,選擇演示實驗要具有明確的目的,具有實驗簡單、效果明顯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