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雪花
(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第一小學)
估算是指在計算當中,采用最快的在心中默算的計算法,將答案運算出來。估算具有科學、快速、準確的特點。在小學數學中滲入“估算”教學,可以讓學生提高數感,提高運算能力,提高判斷力、選擇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等。估算對小學數學的意義不可小覷。但是,通過我的研究、分析,發現一些教師在小學數學估算教學中仍然采用錯誤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態度對學生進行施教,這是非常不正確的做法,身為教師,就應該在教學中多下一番工夫。以下,我就如何在小學數學中滲入“估算”教學給出了幾點建議。
情境教學法是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有目標且有策略地引入一個或多個與實踐生活相契合的場景,從而使學生能夠在獲得具體、生動的教學體驗的同時,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情境教學法是一種當代新型的教學方法,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與好奇心,同時增強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智力、創新力及團隊合作能力等。情境教學法是當下運用最廣泛且最實用的教育方法之一。在教學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組成小組,讓學生經過小組自我培訓掌握“估算”方法,讓其通過思考和實踐,“估算”能力越來越熟練。情境教學法益處繁多。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陶冶學生的情操,益于學生提高“估算”能力,還能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實際操作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注入“估算”教學時,要多加注意以科學、合理的方式運用情境教學法,啟發學生的估算意識。
只對學生進行理論教學可不行,只有理論沒有實踐,那等于是紙上談兵。加強實踐有很多有利的作用,在此不再過多贅述。而關于計算類的“估算”教學,教師更要加大力度布置作業,以更高效地使學生掌握“估算”的技能,只有這樣,小學數學教師才能夠提高自己的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等。
例如,我在給學生進行“估算”培訓的時候,給他們布置了一些隨堂作業,讓他們當堂完成,如“232+393”“287+377”“373+938”等,且在我說出問題后,最快回答出正確答案的學生,就能夠得到一些獎勵。又例如,我經常會從其他參考書中查找一些資料,并打印成試卷,讓學生在課下的時候完成。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以最大的效率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還能讓學生在其中獲得樂趣,獲得其他能力的提升,例如競爭意識、邏輯思維能力、反應能力,等等。
生活中所有事都需要評價機制才能讓人對事物有更為深刻的了解。小學數學教師在教授學生“估算”的時候使用的教學方法是否正確、合理、科學、有效,同樣需要評價機制的助力。通過評價機制,教師可以及時地知道學生的學習情況,可以及時地發現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并且及時改正。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讓學生匿名寫下對自己的教學方式提出的建議,并且上交,這便是一個最簡單、直接的對教師教學方式作出評價的方式。還有,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布置作業,設置隨堂小考,來測評學生的“估算”能力是否得到了長進。完善評價機制,是教學內容中的重要部分,需要各位小學數學教師多加注意。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入“估算”教學時,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態度,要放棄以往那種陳舊、乏味的教學方式,更加不可以把學生當作是學習的機器,在教課過程中,只對其進行被動式教學,而缺乏靈活性,這樣一來,只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越來越覺得單調、乏味,久而久之,便會對“估算”甚至小學數學喪失學習興趣,所以這是小學數學教師為了合理將“估算”教學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中需要邁出的第一步。其次,小學數學教師要學會改變其教學方式,只有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才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由此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最后,教師還要學會對教學改革結果做出一個合理、科學的教學評價。只有通過這三方面的改革,才能夠讓初中數學教學變得更加高效。
[1]陳麗蘭.9~12歲兒童估算策略選擇的發展特點[J].數學教育學報,2012(1).
[2]許奕.小學數學1-3年級估算教學現狀及策略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
[3]王華金.小學數學教學中關于估算教學的探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