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大連76中)
語文是一門基礎工具學科,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實踐性。閱讀教學關系到學生對各學科的學習、各種知識的了解和技能的掌握,關系到在日后工作、學習、生活中領會、理解基本能力的養成。初中生正處于增長知識的關鍵階段,學習能力不斷增長,求知欲望逐步強烈,對閱讀表達能力更加渴求,是提高表達閱讀能力的有利階段[1]。初中語文教學承擔著提高學生閱讀表達能力的重要任務,語文教師必須重視閱讀表達能力教學,提高學生閱讀表達能力,從而發揮初中生閱讀表達能力的培養,對學生語文及各學科整體學習能力的提高。
初中語文教材的編寫是由教育部門和教育專家精心篩選,對初中生語文教學和初中生閱讀表達等語文學習,有更好的承載能力和實際效用,需要教師深入研究,深入發掘教材潛能。本著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原則,按照素質教育要求,對閱讀教學進行科學規劃和安排,加大課文解讀和創新力度,通過課堂教學,通過課文學習,切實帶領學生掌握閱讀能力,養成好的閱讀表達習慣。同時,建議教師給學生推薦一些有助于提升學生語言閱讀表達能力的課外書籍,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如,教師在教《赤壁之戰》時,可以推薦學生讀《三國演義》《三國志》《漢書》等擴展內容,增加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閱讀表達習慣養成,從而提高閱讀表達能力。
在我國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仍然因循守舊,固守陳舊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固守老的教學經驗,過分依賴教材內容,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毫無教學章法[2]。在授課中,教師應該將培養閱讀能力滲透到語文教學全過程,加強學生對課文信息的分析理解能力,傳授閱讀方法和技巧,鼓勵學生表達感受和觀點。可以通過加強語文閱讀表達題型訓練,組織閱讀表達比賽、開展閱讀小組討論,搭建學習交流展示平臺等方式,鞏固提升學生閱讀表達能力。同時,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和虛擬現實、新媒體等技術日新月異,新的教學手段和設備層出不窮。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實際需要,綜合使用計算機、投影、虛擬現實、互聯網等新興科技,運用多媒體手段,提高課堂授課效果,增加課文的直觀展示,鼓勵學生互動參與,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專注度、參與度,從而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表達能力。如在教學魯迅的《藤野先生》時,可以鏈接魯迅先生的相關文章、歷史背景資料,并提出作者為什么能記住日暮里的問題,吸引學生參與課堂互動,幫助學生增加閱讀表達興趣,潛移默化地提高閱讀表達能力。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要結合學生的接受能力,適度布置學生能夠接受的閱讀量,準確定位初中生對于閱讀興趣的方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目標要求,針對學生閱讀興趣合理進行分組安排,針對各小組的具體情況布置適合小組成員的教學任務,采取多元教學方法進行多維互動,創建閱讀學習積極氛圍。例如采取角色扮演法,將閱讀材料中人物角色分配給小組成員,通過角色扮演來熟知閱讀材料,積累閱讀素材。語文教師要把握好閱讀關鍵期,例如《孔乙己》課文學習中,要求每個學習小組探究孔乙己的內心世界,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總結課文的中心思想。小組成員通過探討、質疑、解決問題,最終形成獨立的觀點。另外,小組與小組之間也可以對不同的看法提出質疑或互補,語文教師把握好時機,適當指引,進而促使學生總結閱讀的中心思想,提高閱讀質量。
通過競爭讓學生體味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是評價激勵教學法的重要之處。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組織競爭性的活動,例如朗讀賽、辯論賽、交流會等形式。以此,帶動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并給予評價總結,對取得名次的同學給予表彰加獎。激勵的目的在于激發學生閱讀熱情,在積極參與活動中提升閱讀能力。
綜上所述,提高初中生語文閱讀綜合能力意義重大,是終身適用的應用能力。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增強投入力度、更新初中語文教育理念、創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式等措施,不斷增強初中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提高初中生語文閱讀表達興趣,從而提高初中生語文閱讀表達水平。
[1]黃華鋒.淺談初中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沿(上),2016(12).
[2]楊偉.構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新模式[J].考試周刊,201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