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李輝
(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博白縣東平鎮合江初級中學,廣西 玉林)
高效課堂是指教師在充分調動學生興趣的基礎上,用有限的時間將學生需要學習的知識教授給學生。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將更多的精力投入課堂學習上去,還要采取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可以有效地學到相關的知識和技能。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不斷發展,以電腦和多媒體為主的信息化教學方式開始正式登上歷史舞臺,成為教師課堂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之一。它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清晰、直觀的圖片,還能夠將一些難以理解的概念和圖形變化用動畫的方式演示出來,幫助學生通過具象化的影像進行理解和記憶,促進他們抽象思維的發展。
就拿七年級上冊“點、線、面、體”來說,為了讓學生能夠明白點、線、面、體以及各種圖形的特點,我利用多媒體制作了一個動畫的PPT,讓大家通過這樣的方式認識一些圖形,明白這些圖形的組成以及特點。只見課件上先是出現了一個點,接著這個點朝著一個方向移動形成了一條直線,直線朝著一個方向移動形成了一個面,隨著面的移動,便形成了一個立體的圖形。看到大家對這些圖形組成有了基本的概念,我又利用這個“點”的規律的運動,形成了各個圖形,如圓形、圓錐以及其他組合類的圖形,接著我又將這些圖像旋轉或者逆向分解,讓大家可以多角度地進行觀察,從而加強他們對于這些圖形特點的理解。
分組合作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它主張教師根據學生身上不同的特質,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接著就一些問題或者知識,讓學生通過相互交流與思考,獲得正確答案。這種教學方式既能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激發他們進行自主探究的熱情,而且還能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幫助他們形成相互競爭、相互合作的意識。并且在這個討論和研究的過程中,優秀學生的聰明才智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使他們獲得成就感,也可以讓其他學生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進而取長補短,迎頭趕上。
就拿七年級上冊“有理數的乘除法”來說,我在上課之初,先帶領學生將正數以及0的乘法運算復習了一下,接著又讓大家回憶了一下不久前剛教的有理數的加法和減法,待他們復習完后,我便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內自行推導有理數的乘法和除法的運算規則以及計算中應該注意的事項。學生聽到我的要求之后,馬上開始討論起來,時不時地還翻翻課本,或者拿筆演算一下,有時候還會爭論幾句,不過很快他們就形成了統一的意見,得到了正確的答案。我先對他們在組內的表現進行了高度的贊揚,接著又肯定了他們的答案,最后對他們的推導過程和結果做了適當的補充,之后便開始了后續的教學。
數學相較于其他學科而言,是比較枯燥和乏味的,因為它有很多的計算以及推導,所以很容易讓學生失去興趣,所以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不妨利用一些游戲,增強學生的興趣,促進他們計算能力的提高。
就拿七年級中有理數的計算來說,加減乘除,簡單且枯燥,還沒有一絲的趣味性。學生很快就會感到厭煩,從而失去興趣。這時候,如果教師將這些計算變為一些游戲,那么就會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主動地進行學習和計算了。比如說,教師可以用信息技術模擬出一個400米的跑道,每個跑道上隔一段就會出現一道有理數的計算題,跑道的終點有一個象征著勝利的紅綢,學生可以自由選擇任何一個跑道進行比賽,每答對一道題,學生的名字就會出現在相應的區域里,直到有一個學生“跑”完全程。教師還可以對取得前三名的學生進行簡單的獎勵,并且鼓勵其他學生向他們學習。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能夠使枯燥無味的計算變得有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鍛煉了學生的反應能力和計算能力,促進了他們的全面發展,讓他們在愉悅的環境里學到了知識,鍛煉了技能。
另外,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力求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學有所得、學有所成。比如,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要側重于學習方法的教授,而對于學習一般的學生,教師則要重點教授基礎知識以及運用,而對于“學困生”來說,教師一定要時刻關注,循循善誘,幫助他們將基礎的知識弄明白。
總而言之,要想構建初中數學的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教師一定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他們進行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讓他們將更多的精力投入數學課堂學習上來,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成績,成功構建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