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晟
(江蘇省常熟市外國語初級中學,江蘇 常熟)
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了飛速發(fā)展的快車道,人才在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領域的積極作用也逐漸顯現(xiàn)出來。想要保證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把學生打造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專業(yè)化人才,就必須保證學生具有較強的綜合能力和較為全面的綜合素養(yǎng)。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也是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在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科教學中,教師必須重視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等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交流溝通能力、語言綜合應用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全面發(fā)展,以順應時代發(fā)展,順應教育進步,順應人民對教育事業(yè)不斷提高的要求,實現(xiàn)學生核心素養(yǎng)水平的切實提升。
我國長期以來都是施行的應試教育模式,這種教學模式過分強調知識本身的教學,結果導致忽視了對學生的素質提升。俗話說“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這句話非常鮮明地道出了應試教育下我國教育教學所處的狀態(tài)。因為學校對學生、對教師進行衡量的標準就是分數,所以在初中英語學科教學中,教師就是把知識本身的教學當成了日常教育教學的重點,把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作為唯一追求的目標,此消彼長之下,就出現(xiàn)了學生成為提分的機器,分數得到了提升,但是素質能力卻并沒有得到相應的發(fā)展,高分低能現(xiàn)象普遍存在,盡管學生能夠在考試中拿到比較優(yōu)異的分數,但是在對英語進行綜合應用方面卻仍然處于較為低級的階段,因此這也成為制約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一大弊病。
因為我國使用的語言是漢語,因此英語并不具備一個良好的使用環(huán)境和學習環(huán)境,這就造成了在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學科教學中教師一般只會在英語課堂上和學生說英語、用英語,但是一旦離開了英語課堂就再也沒有使用英語的機會了。畢竟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如果沒有大量的綜合實踐機會,就不足以強化學生掌握英語、理解英語、運用英語的能力,既不可能有效提升初中英語教學的效果,也不可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如此一來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就成為一句空話。
因為傳統(tǒng)理念的影響,當前初中英語學科教學中很多教師都還沿用那些陳舊、落后、簡單、機械的“滿堂灌”“填鴨式”“講解型”的教學模式,教師對學生進行反復、機械、簡單的過度講解,反復強調教學內容中的重點、難點,卻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感受,也沒有真正體會到學生的學習情緒,也不會和學生開展廣泛、深入的交流和溝通,沒有和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造成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不到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沒有得到有效提升,學生不可能以更加主動的姿態(tài)和教師配合進行學習活動,因此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并沒有得到真正有效的發(fā)展,所以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更成了鏡中花、水中月。
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中要求在教學中教師應當促使學生“能正確認識和理解學習的價值,具有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濃厚的學習興趣”。確實是這樣的,因為初中生還處于人生發(fā)展的初級階段,此時的初中生性格還沒有穩(wěn)定形成,心理思維雖然處于活躍期,但還沒有形成一種較為成熟、穩(wěn)固的狀態(tài),對于學習來說還在極大程度上處于興趣支配狀態(tài),當學生對于某一學科或者對某一名教師產生了興趣或者好感,就會對這一學科或者該教師所任教的學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就會以積極的態(tài)度參與到該學科的學習活動中來。因此在初中英語學科教學中,教師應當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英語學科教學的趣味性作為一個首要任務來抓。首先教師應當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打破傳統(tǒng)的那種師道尊嚴,不管是在課堂教學中,還是在課下和學生的交往中,還是在各種活動的組織過程中,都應當微笑對待學生,以一種和藹可親的形象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用心去關心學生、呵護學生,讓學生對教師產生足夠的信任感和親近感,從內心深處產生一種信賴教師的感覺。也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只有讓學生對教師產生了足夠的信任和依賴,學生才能夠以更大的積極性投入到初中英語學科的學習活動中來。此外,教師還應當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執(zhí)教9下Moving to Mars,教師沒有直接就課文內容開展教學,而是提前讓學生通過網絡去查找一些火星和其他行星的資料,讓學生自己制作PPT在課堂上和學生分享他們自己的勞動成果。由于學生本身對行星充滿了好奇心,他們會非常樂意去做好課前的資料查詢和準備工作,而課堂分享更是給了學生自我展示的機會,很多學生所準備的PPT內容的精彩程度完全超出了老師的預期。所以說,有了讓學生感興趣的主題,不用擔心他們不愿意付出時間準備,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正因為教師在初中英語學科教學中激發(fā)了學生足夠的學習興趣,才讓學生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tài)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才為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奠定了足夠堅固的基礎。
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中提出教師應對學生進行“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藝術的多樣性,具有發(fā)現(xiàn)、感知、欣賞、評價美的意識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審美價值取向”方面的培養(yǎng)。在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學科教學中,教師往往對學生進行知識方面的培養(yǎng),卻往往非常容易忽視對學生進行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也很少讓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審美價值。因此,在初中生的模仿能力極強,但是是非曲直的分辨能力不高的情況下,學生往往會出現(xiàn)以丑為美、以另類為美、以孤僻不合群為個性、以叛逆不羈和特立獨行為特長的錯誤認識。在初中英語學科教學中,教師應當積極開展對學生的審美價值取向的教育,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美的真正含義。例如在七年級上冊Unit 8 Fashion教學中,教師應當首先對學生進行知識方面的教學,要求學生掌握 fashion,lazy,tie,blouse,style,comfortable,modern,10 more minutes,think about等單詞和詞組,并掌握“I’m thinking about what to wear today.”“You look cool in white trousers and yellow and red tie.”等句型的用法,并通過學習進行模仿對話練習。當這些學習活動完成后,教師還應當針對當前學生認為穿奇裝異服,染成黃色的頭發(fā)、抽煙喝酒就是“Fashion”時尚的觀點,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和探究,主題就是“真正的美是什么”。討論中有的學生就提出了針對服裝方面的觀點,認為初中生不應當把精力過多投入到自己的衣著方面,應當以儉樸、端莊、潔凈作為著裝的標準,不應追求穿著奇裝異服所帶來的那種所謂的“時尚”,“美”不僅在于外表,更在于內涵。這一觀點得到了絕大多數學生的贊同,學生紛紛表示日后一定注意自己的外表,向“另類”say goodbye,要讓清純陽光成為自己的主色調。這種教學讓學生形成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讓初中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了切實的強化。
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中要求學生能夠“獨立思考、獨立判斷”“能自主學習,具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具有團隊意識和互助精神”。在當今時代發(fā)展速度不斷加快的新形勢下,學生必須具備超強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和合作交流探究學習能力,才能在工作和學習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各方面水平,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能力,實現(xiàn)自己的更大發(fā)展,取得更大成就。在初中英語學科教學中,教師應當通過多種學習活動形式來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提升和發(fā)展能力的機會。例如在七年級上冊Unit 1 This is me!教學中,教師首先對學生提出了一系列對話提示:Good morning/afternoon,I am Mr./Miss...My English name is....I am tall and slim.I work hard.In my free time,I enjoy watching films and doing sports...What is your name?Do you have an English name?What is your hobby?然后組織學生依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回答,并將答案寫在練習本上。這種形式的活動,完全是依照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組織的,是讓學生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的一種方式,因此學生的學習情緒非常高漲,經過自主探究之后就很快形成了對自己的簡介。然后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合作探究學習活動,互相之間介紹彼此,達到對同組同學的認識目的,同時還可以對彼此的簡介材料進行修改和完善,增進同學之間的交流、合作。最后在班級中組織自我介紹活動,讓班級中的同學之間進行了解和溝通,或者采用提問的方式進行你問我答的合作學習活動,讓學生對所學習的單詞、詞組、句型進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更加強化的應用,獲得學習效果的進一步提升。這種學習活動不僅給初中生更多的自主探究學習機會,同時有效運用了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形成了強烈的溝通交流意識,對學生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也讓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總而言之,在初中英語學科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并不是一個短期之內就能夠實現(xiàn)的目標,不是僅憑一時之力就可以達成的目標,教師必須在長期的教學活動中對教材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析,對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精準的把握,對教學活動進行精心的設計,及時解決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才能實現(xiàn)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切實培養(yǎng),才能實現(xiàn)學生全面素質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