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東林
(廣東省肇慶市高要區第二中學,廣東 肇慶)
創新是民族發展的靈魂,所以在新時代的發展背景下,要從培養人才的目標出發,提升其創新與實踐能力。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初中美術教學中所使用的方法已經難以滿足教學發展的要求了。所以在實際教學中要做好改革與創新工作,從培養人才的角度入手,做好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工作。
素質教育對初中美術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所以在教育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入手,做好教學研究工作,同時還要盡可能滿足這一階段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在充實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凸顯出美術教學的作用,從而實現教育的目標。美術教學被稱為是培養學生創造力最為有效的教育方法,但是由于長期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現階段的美術教育中存在著許多的問題。無論是從家長還是從社會等角度來說,都對美術教學存在著錯誤的認識,這樣也就影響了教育質量。如在教學中過度注重學生的升學率,這樣也就忽視了美術教育的地位,最終也就影響到了學生對美術知識的看法。當學生對美術知識出現認識不足時,自身的積極性也就逐漸降低,學習興趣不斷下降,最終使得美術學習的效果受到了影響。所以針對這一現象,在教育中,教師要從美術教學的特點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好學生的創新意識,從傳統教育模式中解放出來,正確處理好教育中的不足[1]。
在義務教育的影響下,美術教育也必然需要進行改革與創新,同時還要堅持認為學生是具備潛力的,且能夠在不同的潛質上獲取到不同程度的發展。所以在實際教育中要清楚認識到學生才是課堂中的主體,將學生從被動的學習地位中解放出來,轉變學生的思想認識,以此來幫助學生樹立起良好的自信心與勇氣,主動創作出高質量的作品。因此在教育中教師要從尊重學生主體的角度出發,關注學生的個性特點與性格愛好,保證自身態度的合理性,只有真正做好教學研究工作,才能轉變學生的看法,才能讓學生主動參與到美術學習中。教師也要清楚認識到幫助學生創建和諧氛圍的重要性,讓學生受到氛圍的影響,發揮出自身的智慧,最后,教師還要改變傳統的教育思維,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可以說美術教育要從單純的知識與技能訓練轉變成為興趣與素質,最終實現個性化的培養目標。所以在教育中教師要做好積極評價工作,幫助學生發現美術知識的魅力,從而在主動動腦思考的基礎上實現創新。如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美術展或是繪畫展,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當學生能夠正確地看待不同的作品后,也就可以不斷完善自己,主動進行想象與創造[2]。
當學生對所要學習的內容保持足夠的興趣后,也就能夠從被動的學習狀態中解放出來,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且在這種狀態下,也可以保持心情的愉悅,實現注意力的長久集中,想象力也更為豐富。當學生能夠在課堂中展現出高度的學習興趣與十足的信心后,也就可以表現出極高的創造力。如學生在學習與自然知識相關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帶入自然環境中,通過隨意地行走或是觸摸身邊的物體,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感受。對于學生來說,在這種學習方式下,自身的學習方法得到了釋放,同時也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學習的樂趣。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一些學生對美術知識存在著畏懼的心理。通過與這些學生進行交流可以看出,其認為繪畫知識十分難,且畫的效果也不理想,從而也就不愿意再學習美術知識。所以針對這一現象,在教育中教師就可以從轉變學生對美術知識的看法入手,幫助學生掌握好構圖的原理,同時還要保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因地制宜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能夠找出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點后,也就可以更好地參與到學習中。所以教師要從學生感興趣的方面入手,鼓勵學生裝點自己的居室。通過挖掘出學生身上存在的閃光點,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意義所在,這樣也就可以保持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出自己的長處。
綜上所述,在美術教育中要清楚認識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性。通過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以此來滿足學生對美術知識的需求。教師也要做好教學方法的創新工作,展現出美術教育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