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王晶
(吉林省農安縣開安鎮劉家初級中學,吉林 長春)
初中語文教學應用多媒體技術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也是新時代初中語文教學目標實現的重要途徑。多媒體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能夠為教學課堂注入新的活力,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符合現代學生的學習特點,從而能夠在更高的層面提高語文教學的效果。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來組織教學活動對語文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展現語文的人文色彩和思想情感。語文是一門人文性色彩很重的學科,思想情感的表達是其主要的特色和內涵特點。選入到初中語文教材中的篇章,有散文、有故事、有詩歌等,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通過課文中的字體堆砌很難體會其中所蘊含的情感和美感,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地將這些情感具體、形象地表現出來,讓學生在符合當前發展階段的情況下去感悟文章、體會情感。其次,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地活躍語文課堂教學氛圍。相對于數學學科教學來說,語文教學的靈活性更強一些,但是在傳統的教學手段下,語文課堂本身應該具有的活躍氣氛沒有完全地被帶動起來,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不論是音樂的融入,還是視頻動畫的展示都為學生的快樂學習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另外,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還有效減輕了教師的教學壓力,比如借助多媒體技術制作課件能夠大大減輕教師在備課方面的壓力,讓教師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學研究和教學創新方面,有利于語文教學水平的優化提升。
音頻的巧妙應用能夠快速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引導學生更好地參與課堂教學過程。根據實踐經驗,建議在課前導入和最后的教學總結方面巧妙地融入音頻,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加強學生對知識學習的印象。比如在長春版八年級關于蘇軾《水調歌頭》的課前導入教學中,教師可以播放王菲的《水調歌頭》這首歌來刺激學生的聽覺感官,將學生快速地帶入到課堂教學中。或者在教學的最后,播放這首歌,在理解內容和內涵的基礎上強化學生的記憶,加深學生對這篇詞的印象。當然,在《黃河頌》的教學過程中播放《黃河大合唱》的音頻、在《關雎》的教學過程中播放國學經典朗誦等都是巧妙應用音頻來調動課堂教學氣氛的做法。
視頻是多媒體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具體應用的另一個重要途徑和方式。視頻能夠在視覺和聽覺上對學生進行雙重刺激,有效幫助學生對教學內容形成直觀的理解。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適當地增加視頻的播放量,在營造良好課堂教學氛圍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知識的學習和探究中來。首先增加相關影視作品的播放,比如在《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為了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崛起中的大國》《厲害了,我的國》等影視作品的片段,用直觀的畫面來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從而達到實現情感教學的目標。其次要根據教學內容運用視頻拓展一些相關知識。比如在《赤壁》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適當地拓展一些歷史知識,就可以借助于相關的歷史故事動畫。再次直接為學生展示視頻,比如對于《一個價值一千億元的名字》這篇課文,教師可以播放楊瀾關于袁隆平的訪談。具體的運用需要教師結合課文內容進行視頻的選擇和播放。
PPT是當前初中語文教師開展教學課堂的主要形式。在制作PPT課件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要盡量做到簡潔,避免花里胡哨;其次要做到突出重點,避免焦點模糊;再次盡量做到簡單,不需要過多的動畫演示、動作演示等,避免學生的注意力被分散。
多媒體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來組織,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力和水平,切實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