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龍
(廣東省汕頭市廣澳中學,廣東 汕頭)
微課,又被叫作微課程,是一種在線視頻課程資源,以微型教學著稱。微課教學以微型教學視頻為載體,打破了傳統面授教學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教學方式更加靈活、機動,在微課教學中,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和時間進行科學設計,如選擇的教學內容通常為某學科知識點的重點、難點和疑點。微課時間不能過長,一般為5~8分鐘左右,這也符合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可以使微課教學發揮最大的實效。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開始在我國興起。教師在教學中運用這一手段時,應講求科學的方式方法,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在預習、課堂學習和復習環節中的應用,使學生可借助微課這一學習方式進行針對性學習,這不僅滿足了不同學習水平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了其個性發展,還鞏固了他們課堂學習中的知識,彌補了不足;對于教師來說,既豐富了教學手段,又擴展了課堂教學的容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任何一門課的教學環節都包括三個部分,分別是課前預習、課堂學習和課后復習,高中數學亦是如此。將微課運用到這三個環節中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效率,還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值得教師在教學中實施和推廣。下面,筆者將從這三個方面具體闡述其運用。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句話放之四海而皆準,對于高中數學教學來說亦是如此。課堂預習作為學生學習數學的開端,其開端是否順利,不僅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對后續環節具有重要影響。目前,由于高中生在預習中習不得法,導致其預習效果不佳。基于此,教師在教學中可采用微課指導學生預習。對于新課,教師可引導學生利用微課進行課前預習,通過微課學習,了解將要學習的知識點,通過對疑點、重點、難點的了解、探究,使其學習更具方向性,帶著問題去聽課,無疑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效率。
例如我在教授“函數及其表示”時,先利用微課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羅列其中。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為:理解函數的模型化思想,用集合與對應的語言來刻畫函數;教學難點為:符號y=f(x)的含義,函數定義域和值域的區間表示。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我在本節課的微課設計中,除了羅列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外,還對其概念進行了形象化處理,通過動畫演示、圖表連線等方式,來降低其理解難度,提高學生的預習積極性。
課堂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也是新的教學方法實施的重要基地,應引起教師的重視。高中數學微課教學的應用,仍需以此為基礎進行開展。教師在運用微課教學時,應從教學大綱和學生的實際出發,通過適時地插入微課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效率。
例如,我在教授“函數及其表示”時,所制作的微課內容又和課前預習不一樣,在經過了課前預習環節后,我針對學生經常出現的學習疑點、難點和易錯點來進行微課內容設計,提高了他們的學習針對性。在此基礎上,我還在微課中設置問題,留下懸念,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在本節課中,我設計的問題為:舉出生活中函數的例子,并用集合和對應的語言來描述函數,同時說出函數的定義域、值域和對應關系。
在學習環節中,除了課前預習、課堂學習之外,還離不開課后復習,通過復習,不僅可以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還能加深學生的知識記憶,構建其學習體系,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在復習環節中采用微課具有積極意義。在經歷了課堂學習后,仍有部分學生無法掌握教師在課堂學習中所教授的內容,而微課的“入駐”,可以使學生將零散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學生可利用課下時間,通過微課暫停、重播等方式進行課后復習,達到查漏補缺的功效。
例如,我在教授“函數與方程”時,設計的微課復習內容為:零點概念、零點存在性的判斷、零點存在性定理的應用注意點等。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利用微課進行復習,我還會在該部分內容中列舉一些學生易錯的題,并給出相應的解題思路和方法,來提高其復習效率。
總之,將微課運用到高中數學教學中具有積極意義,不僅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效率,某種程度上還降低了教師的工作負擔,提高了教學效率,值得教師在教學中實施和推廣。未來,隨著數學教師對微課教學研究的不斷深入,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將會進入新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