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良權
(湖南省懷化市溆浦縣第二中學,湖南 懷化)
高中數學教師都有這樣的印象,高一的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比較高,但是經過一個階段的學習之后,他們的興趣發生了轉變,最終的考試成績和他們的期望有著一定的差距,學生逐漸把數學看成一門難學的學科,逐漸失去了探索的興趣。對此,教師必須革新教學內容,并且盡可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有效的導入是激發學生探索的開端。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需要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這有利于后續教學的開展。相應的導入方法需要流暢,避免過于突兀。教師在導入過程中也不需要把相關問題講透,可以有意設置懸念內容,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例如,在講解對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對折一張報紙五十次,這張報紙會有多厚呢?一些學生回答:大概有幾尺厚吧?教師回復:差遠了,你們可以再想想。學生又回答:難道會有幾米長嗎?總不能會有幾百米的距離吧?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討論比較熱烈,一些學生拿出計算機算了起來。教師這時可以導入對數的知識,經過五十次的對折之后,這疊紙放在桌子上,另一頭可以達到月球,我們可以順著這疊紙去月亮上看吳剛和嫦娥。對于這個結論,學生有著懷疑的態度。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動手進行驗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使用對數的相關計算方法進行計算,算錯的同學積極糾正了自己的錯誤。在抽象的對數計算中,學生的思維狀態比較積極,他們興趣盎然,產生了對對數知識的較強求知欲,為課堂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教無定法,教師需要大膽創新,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和教學內容,應用針對性教學手段,這樣可以獲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講解對數函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融入關于初等函數的相關知識。對于對數函數換底公式的講解,需要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設計探究性比較強的內容。讓學生六個人一組,使用計算器,自主確定a、b、N 的值,探究 logbN 與 logaN、logab、lgN、lgb這些數值之間的關系,經過這樣的探究,每組學生匯報自己的探究流程和結果,進而進行自主交流。相關結果證明,學生如果經過這樣的探索和研究,可以產生濃厚興趣,經過證明、猜想、歸納、觀察和計算,體驗了知識的形成和發現過程,形成了良好的思維品質。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探索難度并不大,他們愿意進行深度探索。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引導,讓學生逐漸領悟相關的數學思維和方法技巧,體會數學探索的樂趣。為了降低理解難度,讓學生快速入門,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把抽象數學知識轉化成具體的形式。實踐證明,利用計算機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可以顯著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計算機設備有著較強的交互性,可以提升學生參與的活躍度。例如,對于函數的單調性講解,對于減函數、增函數定義中的區間性知識,可以使用幾何畫板進行講演,同時可以體現函數的任意性[1]。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主動發現知識,這樣可以讓學生產生探索興趣。讓學生借助相關媒介來經歷知識產生和形成的過程。教師需要盡可能引導學生利用自己的知識基礎來探索知識,例如,在講解復合命題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學生已經掌握的概念知識,利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探索命題,判斷命題以及復合命題等等,具體的內容如下:有這樣幾個例子,①12>6;②3是5的約數;③0.2是整數;④3是12的約數嗎?⑤x>2;⑥這是一棵大樹。對于以上的表述,哪些屬于命題,哪些不屬于命題呢?請說明自己的理由。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下,學生需要主動解答這個問題,進而得出判斷命題以及定義命題的方法。在講解復合命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出相關的例子,其中包括復合命題以及簡單命題,利用提問的方式,對比各種命題的差別,進而了解相關的概念[2]。
當前教育背景下,多媒體是必要的教學媒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使用相關技術來融入動畫、圖像、圖形、聲音以及文本內容,這樣可以創設交互性較強的課堂,進而讓學生從多個方面產生探索欲望。例如,在講解空間四邊形的知識過程中,教師如果使用黑板進行教學,難以有效表現具體的知識內容。教師可以使用三維立體幾何畫板開展教學,這樣可以制作動態的空間四邊形,同時可以任意添加線條,學生可以觀察具體的旋轉過程,可以對空間四邊形兩條對角線不相交的知識產生印象,鞏固自己的理解和記憶。對于異面直線知識的講解,同樣可以使用這種方式,可以有效節約教學時間[3]。
綜上,在實際教學中,興趣培養是數學教育中的關鍵內容。教師需要激發學生的探索求知欲望以及好奇心,通過有效改進和革新教學手段,才能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提升教學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