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帆
(上海民辦蘭生復旦中學,上海)
眾所周知,隨著我國社會市場主義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的中學教育得到質的飛躍,逐漸完成了由量變到質變的轉化,中學體育教學也不例外。然而,現階段,中學體育教學效率停滯不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學生對學習體育沒有濃厚興趣,導致學生參與體育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不高,進而影響中學體育教學質量。鑒于此,本文將以“中學體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為主題進行探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見,供以參考。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眱灮壷袑W體育教學內容至關重要、勢在必行。顯而易見,當代中學生對許多新鮮未知的事物會感到好奇,能夠驅動學生主動積極進行探究。有關部門在設計中學體育教學內容的時候,應該結合中學生的身心特點來進行設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與學習興趣,保障學生能夠有意愿地參與此項活動。此外,在設計教學內容的過程中,還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考慮,結合學生學習實際情況,不能夠局限于某類學生。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尊重學生差異性,促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參與教學活動,并從中得到鍛煉。中學體育教學內容與學生學習興趣息息相關、密不可分,設計出具有競賽性、游戲性以及生活性的教學內容,能夠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參與中學體育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反之,教學內容過于單一、乏味、無趣,則會消耗學生學習興趣,長期以來,導致中學體育教學效率停滯不前、教學質量不盡如人意,嚴重阻礙中學教育的發展。[1]
中學體育教學場地應該結合教學內容來進行優化升級,不能夠什么內容都在一個教學場地。作為一名合格的體育教師,應該結合體育教學活動內容、組織方式等各方面情況來確定場地。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給學生提供一個生動、新穎以及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中學體育教師在布置教學場地的時候,應該設計多元化、多樣化以及豐富化的場景,比如梯隊形狀、梅花形狀、半圓形狀、四方形狀以及雙圓形狀等等,以此帶給學生不一樣的感覺,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中學體育教學效率。[2]
作為一名合格的中學體育教師,應該摒棄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創新新型教學模式,促使中學體育教學模式能夠多元化,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經驗以及查詢上海體育教學的有關資料,針對教學模式這一主題,提出以下見解。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靈活應用“分層教學法”“比賽教學法”以及“目標激勵教學法”等等。教學模式豐富多樣,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可謂是形成了一種“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局面,主要包含有以下幾個方面。[3]其一,分層教學法。正所謂“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教師應該明確中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教師首先應該提取學生體質測試的數據,以此來掌握學生的體能,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分組,分為M組以及N組,M組的學生為體能較好,具有較好的基本能力,N組的學生體能與基本能力均較弱。隨后,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教師再結合各組學生學習實際情況來進行科學合理地調整。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從真正意義上做到因材施教,為各層次的學生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增強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此來激發各層次學生參與體育教學活動的興趣。其二,比賽教學法。當代中學生對于具有競爭性以及趣味性的比賽活動具有濃厚的參與興趣,中學體育教師應該結合此特點來展開教學。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靈活應用比賽教學法,開展一系列比賽活動,比如“足球比賽”“籃球比賽”“立定跳遠比賽”“接力比賽”以及“短跑沖刺比賽”等等,促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比賽活動,有效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保障學生在參與比賽活動的過程中能夠學到相應技能、夯實自身體育理論知識基礎,推動學生全方面發展,進而能夠從真正意義上做到“寓教于樂”。其三,目標激勵教學法。教師在進行立定跳遠的教學時,應該將學生進行適當分組,過后便給各組學生制定不同遠度的目標,促使學生一步一步達到目標,實現自我滿足感,增強學習體育的信心,起到有效的激勵作用,進而能夠激發學生練習體育項目的興趣,全身心投入其中。[4]
隨著時代的不斷更迭,社會對于學生體能的要求逐漸增高。我國中學體育教師應該明確體育教學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來挖掘學生無限潛能,培養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進而增強學生體能,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