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修良
(浙江省金華市磐安中學,浙江 金華)
生命教育就是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對生命有更深刻的感受、認知,真正懂得關愛、尊重生命的活動過程。一直以來,我國都比較注重應試教育,忽略生命教育,對此,為了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使其能夠樹立良好的生命觀,其教師應全面挖掘、利用語文學科中的人文優勢,將生命價值、意義視為教學重點,優化生命教育滲透。
傳遞生命信息是教育的最終表現。對此,在語文教育實施中,教師應充分重視、加強人文優勢的充分利用,基于人文主題來進行生命特征的構建,因此,在實際授課中,教師應重視生命教育資源的挖掘。
例如,司馬遷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就是對生命價值追求真諦各不相同的描述。又如,某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生命本來沒有名字》這篇文章時,就通過作者當時寫作背景的介紹,讓學生正確認識到,其實大多數作家都無暇顧及來信,但是本文作者卻能夠認真閱讀且深受感動,這并非是虛榮心在作祟,而是對生命的一種領悟,是人性感動的一瞬間,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探究,學生深入體會到作者對生命獨一無二的理解。因此,生命的降臨,并非只是一種幸運而已,更多的是造化的寵愛,以此來讓學生真正尊重、珍愛生命。為此,在實際授課中,教師應對教材資源做出認真鉆研與科學利用,在課堂上與學生共同進行生命相關話題的討論,引導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生命修養,也只有這樣,才能夠體現出生命教學的意義,學生才能夠樹立良好的生命價值觀。
除了閱讀學習之外,寫作教學中也要重視生命教育的恰當滲透。將生命作為寫作題材這一形式較為新穎,對此,學生應具備一顆熱忱的心,可以認真對待周圍的每一個生命,真正愛護、珍惜身邊的一草一木。為此,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感悟人生,也只有這樣才能夠帶領學生對生命做出深入思考,產生更深刻的感悟。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針對性地開展與生命教育相關的寫作訓練,促使學生懂得對家人、師長感恩,可以通過感受親情、友情來完成寫作,引導其更透徹的認識生命。
例如,某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寫出觸動心靈的人和事”這一寫作訓練活動時,為了引導學生對自己與家長之間的親情進行回憶,就為學生分享了自己與家人之間的故事,然后又播放了與親情相關的影片,讓學生在親情故事的深刻觸動下,對自己的親人進行回憶,這樣不僅能夠豐富寫作訓練內容,也能夠順利完成生命教育目標。
在生命教育中,教師自身水平的高低對學生學習興趣、效果有著直接影響,因此,為了取得更理想的教育成果,教師應重視自身教育能力的提升。一方面,教師應掌握豐富且扎實的生命教育理論、實踐知識。樹立良好的人文關懷精神,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夠得到教師的關心、愛護。此外,教師還應以身作則,發揮積極榜樣作用。
生命教育不應束縛在課堂教學、課外閱讀上,教師還應重視校本資源的全面挖掘與科學利用,以此來進行相關課外實踐活動的精心設置,并引導學生參與中,讓其對生命產生更深刻的感悟。
一方面,可以創建文學社,多組織一些與生活性格相關的社團活動,文學社可以開展詩歌朗誦、話劇表演,以及辯論等活動。這樣學生不僅能夠獲得展現自身才華的機會,也能夠對人生做出深刻思考?;蛘呤墙M織學生參觀英雄紀念碑,對革命先輩們追求生命的價值意義做出深刻感悟,也可以組織學生到生態園進行參觀,使其對生命的多姿、奇妙產生深入體會等等;另一方面,學校也可以通過校園小報、廣播等資源來組織學生開展生命教育宣傳工作?;蛘呤抢谩靶@網”來對生命教育做出更深入的闡述。如,在每年“教師節”“五四青年節”等節日來臨之際,精心設計一些與情感相關的、可以觸動學生心靈的活動,以此來喚醒學生對生命的尊重。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加強生命教育的恰當滲透,不僅有助于語文教學育人功能的有效發揮,也能夠為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提供有力指導。對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對學生生命狀態給予全面關注,積極探索、嘗試更新穎、多樣化的生命教育滲透策略方法,進而取得更理想的教育培養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