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燦輝 易曉敏 劉金麗
(廣州市番禺區石北中學,廣東 廣州)
美術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術泛指創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間,且具有可視性的藝術?!懊佬g”一詞最初見于17世紀,于五四運動前后傳入我國,從此便成為我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基礎教育階段也都有美術課堂。而我國傳統文化是幾千年來無數先輩所創作的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文化精髓,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老祖宗留下的傳統文化越來越不被人重視,這樣下去當代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了解會越來越少,不利于傳統文化的發展弘揚。所以新課標下要求積極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高中美術教師也應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注重引入中國傳統文化,引導學生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正確認識,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同時使學生的美術創作中融入傳統文化元素,達到真正弘揚傳統文化的目的。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沒有出現文化斷代的國家,其文化底蘊之深厚不言而喻,而如此龐大數量的文化能得到幾千年的傳承,離不開優秀傳統文化的支撐。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的老祖宗留下的精神遺產,是支撐中國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精神橋梁,是絕不可覆滅的重要寶藏。所以高中美術教育應該作為弘揚傳統文化的載體,將傳統文化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并滲透進課堂教學中,使得學生在學習美術文化的同時也深刻了解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思想內容。雖然時代在不斷發展,各種思潮不斷涌現,而正處于世界觀形成期的青年人善于接受新文化,同時也容易被不良文化所侵害,形成錯誤的世界觀、方法論。因此,我們有必要在教育中強調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和美德,使學生先做到內心世界的充實,有了民族底氣,有了文化底蘊,面對各種文化的滲透才不會迷失方向,才能在面對世界多極化趨勢大考驗時自信十足。
要想將中國傳統文化引入高中美術課堂中,除了教師的引導以外,教學素材的支撐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教學素材是承擔著教師講解內容的載體。所以,高中美術教師要善于挖掘素材,特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相關素材,結合教材內容來輔助教學,使得學生在對素材進行探究時培養自身民族文化素養。比如,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將中國古代的陶瓷、青銅器、青花瓷等手工藝品以及山水畫、風景畫、書法等通過圖片形式展示,同時附上介紹以及內涵講解,幫助學生進行了解。
新形勢下的課堂教學已經不再局限于傳統教學模式,高中美術課堂也不例外,特別是在引入中國傳統文化時,高中美術教師更要注意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以保持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保持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豐富學生文化底蘊,提高教學質量。具體實施上可以參考情境化教學模式,在加深教師與學生之間溝通的同時利用多媒體等教學設備的輔助,利用音頻、視頻或者圖片的展示使學生置身傳統文化的情境之中,使其從內心深處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眾所周知,在進行任何知識的學習時,看得再多,聽得再多也不如親手去做給人的印象來得深刻。所以高中美術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除了講解及互動之外,應該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多給予學生親身實踐的機會,使學生通過實踐對所學內容擁有更深刻的了解。在傳統文化引入高中美術課堂的過程中,高中美術教師可以通過帶領學生學習傳統手工藝品的制作來使學生認識到傳統民間手工藝制品的魅力,了解到相關的文化內涵,由此來通過美術實踐活動鼓勵學生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
綜上所述,高中美術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應當重視輸入中國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使得傳統文化真正走進課堂、走進生活。這樣才能讓學生在了解傳統文化后加深民族認同感,為弘揚傳統文化打下基礎?;诖耍咧忻佬g教師應明確教學目標,制定好教學計劃,結合傳統文化與課程內容進行教學,由此引導學生培養正確的審美能力以及創作能力,并且為學生灌輸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精髓,鼓勵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為培養民族自信、為中國夢的實現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