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喜來
(吉林省農安縣開安鎮劉家初級中學,吉林 長春)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發展和教育關注的重點問題。面對當前青少年群體缺乏鍛煉和心理脆弱的情況,各個學科教學都要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在教學過程中開展相關的挫折教育滲透,幫助學生構建健康、堅強的心理素質。挫折是體育的重要組成,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開展挫折教育是新時期體育教學改革優化和教學本質體現的重要內容。
挫折教育就是針對受教育者進行的關于挫折體驗和潛能激發的教育活動,目的是讓受教育者在挫折中去掌握知識、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從而鍛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堅強的品格。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開展挫折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初中階段的學生不論是在身體素質方面,還是在心理發展階段中,都具有快速、敏感、脆弱的特點。挫折教育能夠讓學生尋找到自身發展的科學方向,同時糾正學生在心理發展方面的偏差,強化學生的心理壓力承受能力、面對困難的處理能力,這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次,挫折教育是體育教學的本質體現。體育伴隨著挫折,挫折也是體育的一個重要部分。要引導學生認知到這一點,在面對挫折的時候能夠擺正心態、積極面對。另外,挫折教育還能夠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為學生未來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贏得優勢奠定良好的基礎。
根據體育教學的內容設置一些艱苦的體育訓練環境、創設挫折教學情境是初中體育教學開展挫折教育的重要措施之一。艱苦的環境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耐心、毅力,在磨煉和提高學生耐挫意志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在“障礙跑”這節內容的教學過程中,除了常規的欄桿、柱樁等障礙設置之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實際增加訓練的難度,比如,將學生兩兩分組或者是三個人一組(具體視學生的數量確定),進行綁腿障礙跑,或者是增加一些障礙項目,如增設一些輪胎。有條件的還可以帶領學生進入當地的體育館、健身館等,設置一些過水、爬高等障礙項目,通過多樣的、難度系數不同的障礙項目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強化學生的耐挫能力培養效果。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親身實踐來體會什么是合作、什么是競爭、什么是挫折,同時享受體育訓練帶來的愉悅感和成就感。當然,在訓練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總結,讓學生說一下自己在訓練中的感受、存在的困難的地方、哪些是下次能夠改進和提高的……通過訓練和思考的結合來提高學生的耐挫意識和能力。
不同的學生在挫折認識、抗挫能力等方面的認知和層次是不同的,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和性格特征等開展個性化的挫折教育,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收獲技能、獲得成長。根據學生的性格群體特征,初中階段的學生性格大致可以分為外向型和內向型。對于外向型的學生,活潑、好動、樂觀是其主要的特點,但是同時也容易出現驕傲自滿、自大的問題,面對這種性格特點的學生,教師除了要進行一定的說服教育之外,還要在體育訓練的過程中設定更高的目標,讓其感覺到自身的不足。而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安靜、內秀是其優勢,但是也存在著膽小、沉默、怯弱的缺點,因此在體育訓練的過程中要以鼓勵教學為主,多為其創造參加活動的機會。當然,有的學生因為其他原因,如肥胖、長相等不愿意、不敢參與集體活動,比如,在教學實際中就有學生因為肥胖不敢參加健美操訓練,針對這些學生要進行鼓勵,對其在訓練中表現進行表揚。
通過滲透榜樣激勵學生積極面對挫折是初中體育教學開展挫折教育的主要措施之一。在體育教學中加入一些案例,如劉翔面對傷病仍然積極參賽、NBA中的明星球員在職業生涯中遇到挫折積極提升自身的故事、體操運動員努力突破自我的案例等,引導學生正確認知挫折,鼓舞學生向上發展,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良好品格。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開展挫折教育是新時期初中體育教學改革創新的重要基點,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多樣的挫折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