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言
(廣東省四會市四會中學,廣東 肇慶)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高中數學教師在進行作業布置時,往往不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興趣,只是簡單地采用“題海戰術”,這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還澆滅了他們做作業的興趣,甚至還會使他們對該學科產生厭學情緒,這種本末倒置的方法使作業失去了它原本該有的作用?;诖?,就需要教師轉變傳統的作業設置理念和方式,通過不斷優化設計方案來幫助學生借助作業鞏固、消化課堂所學知識,提高他們的數學學習效率。目前,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除了存在作業量較多的問題外,還存在著一些其他的問題。為了使優化方案更科學、更具針對性,需要教師對作業設計中的現狀進行深入、透徹的分析,以此為基礎來進行作業設計,充分發揮作業的優勢。下面,筆者將從兩個方面來闡述高中數學作業設計的現狀。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以往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作業設計時,往往局限于學科內容的知識范圍。這樣的作業設計,雖然能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提高其學習成績,但不利于開闊他們的視野,豐富學生的思維?;诖司托枰處熮D變觀念,從高中數學本身具有的系統、理論、抽象等特點出發來進行作業設計。目前,基于學科內容設計的數學作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
高中數學教師在為學生布置作業時,往往根據學科知識和教學內容出題,還有一部分教師為了節省時間,直接將書本上的題目布置給學生。這樣的作業設計往往不切實際,形式單調,浸潤在這樣的作業氛圍中,也會使學生思維僵化。
目前,在高中生中存在著學生對待作業潦草、應付、抄襲等現象。探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兩點:第一,教師布置的作業量太多,形式單一、內容繁雜,導致學生做作業的興趣不高,甚至有些學生直接出現了應付老師的心理。第二,部分高中生在小學、初中階段未養成良好的做作業的習慣,在遇到作業難題或大量作業時,往往依靠抄襲他人或教材答案來交差。
總之,在當前的高中數學作業設計中存在著諸多不合理的因素,不僅阻礙了高中數學教學水平的提升,還桎梏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此,采取相應的策略轉變這一現狀勢在必行。
數學源自生活,只有回歸于生活、服務于生活,才能使其發揮出獨特的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诖?,教師不妨設計一些實用性較強的作業,通過將數學知識和現實生活進行“連線”來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其感受數學學科的魅力和價值,提高他們做數學作業的積極性。
例如,我在教授完人教版高中數學“排列與組合”時,為學生設計的作業為:小明放學回家,從學校到家里可以選擇坐公交,也可以選擇坐地鐵。在所有的交通工具中,小明坐地鐵可以有1號線、3號線、5號線三種選擇,坐公交則可以有5趟車進行選擇,請問小明在一天當中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從學校到家,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方法?這樣的作業設計緊貼學生生活實際,激發了他們的探究興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教師在教學中實施和推廣。
高中生由于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等不同,因此他們在面對同樣的數學作業時,其做作業的效率和心態也不盡相同。教師在為學生設計作業時,不妨將分層教學法運用其中,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作業,使他們都能通過做作業來獲得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從而不斷增強其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成就感。除此之外,教師應勇于摒棄“題海戰術”的觀念,通過精心選擇作業題型來以量取勝,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讓有限的題型發揮出巨大的作用。在此基礎上,倡導學生獨立完成作業,以此培養他們獨立做作業、用心做作業的習慣,為學生鞏固舊知識、學習新知識奠定扎實的基礎。
高中生面臨高考的檢驗,學習壓力在所難免。此時,教師不妨另辟蹊徑,為學生設計一些飽含趣味性的作業,以此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為其學習有效減壓。
高中數學教師設計數學作業的過程,不僅是學生鞏固舊知、學習新知的過程,也是檢驗學生各項能力的過程,好的作業設計對于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發展其綜合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值得教師在教學中實施和推廣。本文從設計生活化元素、層次感和趣味性作業三個方面來闡述作業設計策略,以此來解決當下高中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提高高中數學作業設計的科學性和針對性,實現教師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率的雙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