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冬鋒
(華中師大一附中屯昌思源實驗中學,海南 屯昌)
現階段,中學階段的音樂課堂教學雖然有一部分任課教師開始關注學生感受,積極傾聽學生想法,可是卻沒有深刻分析與了解學生實際學習需求,片面按照自身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造成學生創新能力得不到提升。任課教師沒有全面掌握學生音樂課程學習環節的各種困難,降低學生對音樂課程的學習興趣。被動式學習嚴重影響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使得教學指導和對學生感受傾聽的效果大打折扣。
任課教師想要更加有效地幫助中學生創新,最為關鍵的條件就是自身具備過強的創新意識。結合現有的教學情況進行分析,多數以上的音樂教師沒有熟練掌握或具備創新精神,所以無法在實際教學階段對中學生給予相應指導。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師生游戲互動的基本原則是使教師與中學生充分融入教學氛圍中,通過師生間有效互動,為中學生答疑解惑,進而獲得更多音樂知識與技能。但是,傳統教學中任課教師過于重視教學進度,造成整體課堂教學氛圍呆板沉悶,無法最大程度激發中學生的創新意識,抑制了學生創新能力的鍛煉和培養。
任課教師在中學生了解音樂作品基本知識的條件之上采取載歌載舞、編創游戲等形式來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比如:《雪絨花》曲目的教學中,可以播放多種演唱版本,讓中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融入多種元素后的歌曲曲調變化。然后,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分別演繹小組所喜歡的歌曲版本并且鼓勵小組間進行歌曲合唱,學生可以通過現場演繹后了解和聲效果,切身感受到音樂課程的獨特魅力,無形之中提高了課堂教學的靈活性與趣味性。此外,任課教師也可以積極鼓勵中學生進行歌曲的自主改編,進一步活躍學生創新性思維,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不同區域的歌曲風格。
任課教師應該積極鼓勵中學生通過不同的藝術形式來表達自身理解、情感以及想象,尊重每位學生的感受和想法,正確接納與肯定學生個性化審美感受與表現方式,保障學生學習積極性與自尊心不受打擊。實際教學階段,任課教師應該將學生情感體驗放于首位,而不是將自身思想感情強加在學生身上,例如:合理增加音樂舞蹈、音樂游戲等,通過聽賞游戲培養中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放互動式課堂,為學生提供實踐舞臺,強化學生的音樂想象力,通過歌曲互動,將相對枯燥的音樂理論知識簡單化、趣味化。只有尊重學生意愿、根據學生學習特征展開課堂教學活動,才能夠激發中學生對音樂的情感需求,真正意義上喜歡音樂學科。
課程導入是音樂課堂教學的主要環節,能夠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和準確地了解學習重點內容。如果任課教師能夠在導入環節設計有效科學的小游戲,能夠充分吸引中學生的注意力,進而高效提升學生對音樂課程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轉變傳統的知識點講解方式,設置音樂鑒賞等游戲,課堂播放與本堂課程內容相關的音樂,并且在完成播放后提出“歌曲包含什么情感、此類風格的歌曲應該用于什么情境中”等問題,積極鼓勵中學生發言回答在音樂中聽到的內容。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學生對歌曲欣賞的重視程度,并且引導學生在聽音樂的過程中進行自主思考,加深對歌曲的印象。
課堂教學過程中設置游戲,激發中學生情感的同時維持課堂秩序,實現調節課堂氛圍的作用。由于中學生通常會被新鮮事物所吸引,形象、直觀、運動、新奇的刺激物能夠最大程度上提高中學生的興奮程度。所以,正式教學階段應該組織中學生借助于多變機動的小游戲進行音樂知識的學習,比如:“我最喜歡的歌曲”等,鼓勵學生表達對歌曲的研究與喜歡原因,通過討論和研究來鍛煉學生的欣賞能力和審美能力。同時,任課教師也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對其問題給予指導和處理,獲得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中學音樂的教學過程中合理增加游戲,可以對學生發揮出學習指導和輔助的作用,有效彌補傳統音樂課堂教學的缺陷。借助于音樂游戲,加強師生間溝通交流,提高中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增強音樂教學效率和質量,從而為國內整體教學完善和發展帶來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