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敏
(甘肅省甘南州迭部縣高級中學,甘肅 迭部)
隨著新課改在教學中的不斷推進,對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要求高中語文教師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利用創新型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發揮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調動其語文學習的主動性,同時適當地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激發他們的語文學習熱情。多媒體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能夠為學生創設愉快的教學情境,使其產生積極的情緒和愉悅的心情,從而提高他們參與語文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高中語文教師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通過將聲音、圖像、文字相結合,為學生直觀、形象地展現課本內容,營造了一個圖文并茂、聲情兼備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多重感官,有效激發了他們的學習情趣,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滕王閣序》一課時,學生在預習完本篇課文后,會感覺文字生疏,體會不到文章的意境美,此時,筆者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央視節目《為你讀詩》里關于《滕王閣序》的配樂朗讀,之后,在多媒體上為學生放映滕王閣的壯麗景色,從而給學生帶來視覺上的享受和聽覺上的沖擊,獲得審美的愉悅體驗。高中語文教師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而且還有助于加深其對課文的理解,甚至促使學生去背誦課文,有效增強課堂效果。
想象是創造的翅膀,一切創造性活動都源于想象。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理解和鑒賞文章的能力,這個過程需要學生具備豐富的想象力。有了想象力,學生才會更深入地理解文章,才會有更深層次的體驗,從而才能具備鑒賞和判斷的能力。對于語文的學習,想象的觸覺伸得越長,對文字意象的理解就會越豐富,對文章情感的認識也就越深刻。多媒體信息技術通過聲、光、形、色將課文內容具體化、直觀化。而直觀、具體的事物又最能喚起學生的想象力,對學生思維想象力的培養具有巨大的作用。例如,在進行古詩類講學時,傳統僅憑教師講解的教學形式,難以形象地為學生展現文章內容,學生想象力極易受到壓制,很難體會文中的言外之意。然而,多媒體在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能夠為學生展現栩栩如生的畫面、生動美妙的配樂、聲情并茂的朗讀,從而給學生帶來賞心悅目的快感,使學生的思維迸發出想象的火花。高中語文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輔助古詩詞教學,能夠將學生的思維緊緊凝聚在屏幕上,產生浸潤、誘發等效應,使學生在思維的王國里自由翱翔。
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對于有些語言文字很難理解和掌握,這些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多媒體信息技術具有超越時空的虛擬技術,能夠化虛為實、化抽象為具體,使學生形象感知課本內容,增加其對文章的理解與感悟,有效提升教學效果。在教學中,高中語文教師利用多媒體將文中的抽象內容具體化,將靜態內容動態化,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生動、形象,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使其主動攻破學習中的難點,掌握重點內容。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自制的范讀錄音,充分調動他們的視聽感官,從而使獲取的信息在他們的大腦中形成感性的印象,起到變深奧為淺顯的作用,幫助學生攻克知識難點,充分掌握學習重點,增強課堂學習效率。例如,在講《荷塘月色》一節時,筆者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荷塘月色和月下的片段,讓學生形象感知語言美,讓一些難以想象和理解的文字通過畫面展示更為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加深其對文字的理解和文章思想情感的把握。高中語文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現一幅幅淡雅清麗、美妙絕倫的風景畫,讓學生在傾聽與觀看中體會這奇穎秀逸、韻致風流的曠世美文,從而在這猶如身臨其境的美妙體驗中突破重難點的學習,增強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多媒體作為一種教學手段,高中語文教師在使用的過程中應結合新課改教學要求,充分掌握學生認知規律的基礎上,為學生創設相關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多媒體信息技術并不能代替傳統教學手段,它是高中語文教師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教師在具體教學中,要將兩者相結合,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利用多媒體的交互性,增加與學生之間的課堂互動,從而帶動學生的情緒,獲得良好的課堂效果,有效促進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