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輝
(河北省三河市新集中學,河北 三河)
初中物理是一門具有較強的綜合性、應用性、實踐性、邏輯性的學科,很多的教學內容需要采用綜合實踐活動形式才能夠實現教學效果的不斷提升。綜合實踐是以學生學習的物理知識為基礎,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聯系,以對知識與能力的綜合應用為主要途徑的活動形式,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讓學生的能力和個性在綜合實踐過程中得以充分展現和發揮,實現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但是在傳統的初中物理學科教學中,綜合實踐活動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發展,教師對學生知識系統的培養過分重視,對學生的能力系統卻沒有進行切實培養,造成了高分低能現象出現,這不得不說是初中物理教學的一大缺失。那么,如何進行初中物理的綜合實踐活動呢?
初中物理的綜合實踐活動開展,必須保證在學生對課內知識有了深入理解和準確把握的基礎之上,必須保證在教師把課內知識同課外知識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整體的基礎之上。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初中物理綜合實踐活動的這一特性,把課內知識同課外的綜合實踐活動有效溝通、連接起來,保證綜合實踐活動的高效開展。例如,在學習了聲學知識之后,教師就組織學生開展了制作“土電話”的綜合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在課下時間利用紙杯、易拉罐、棉線等材料制作“土電話”,了解“土電話”傳播聲音的原理,從而實現對聲音傳播性質的深入理解。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制作出了用棉線連接的雙方通話,還創造性地制作出了多方通話的“土電話”;還把棉線換成了塑料繩、銅線、電話線,對傳聲的效果進行對比……經過這種形式的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把課內學習的知識充分應用到了課外的綜合實踐中,保證了課內外知識的有效溝通與連接。
因為物理學科本來就是一門在生活中不斷發展的學科,很多的課內知識都可以用來解釋生活現象,很多生活中的問題又可以通過物理知識來解決,所以在組織學生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高度重視學生學習的物理知識、物理技能在實際生活當中的應用,保證學生通過綜合實踐活動獲得生活能力的提升,獲得對生活更加深入的理解與體會,并進而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例如,在學習了重力一部分內容之后,學生都明確了地球上的物體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會落向地球的規律,這時候教師對學生進行了啟發:同學們,我們都知道,如果讓一個雞蛋以自由落體運動落到地面,雞蛋會碎裂,那么你們能通過什么方法保護雞蛋,讓雞蛋從高處落下而不會碎裂呢?之后組織學生進行了綜合實踐活動。隨后,學生設計出了多種方案。例如,有的同學制作出了降落傘,利用空氣的阻力成功保護了雞蛋的安全;有的同學利用氣球的浮力來保護雞蛋不受損壞;有的做了一個正三角體的結構框架,把雞蛋固定在正三角體的中心位置;有的做出了一個盒子,把雞蛋用海綿、棉花等填充物保護在盒子里,然后在盒子的六個面上密密麻麻地插上了許多牙簽,當盒子落地時牙簽收入盒子,起到緩沖的作用。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不僅實踐動手能力有了大大提升,生活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因為所有的物理綜合實踐活動都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也同樣需要教師對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結果進行評價。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高度重視學生的活動積極性與實踐主動性的激發與培養,對學生進行及時的鼓勵和指導,對學生的實踐結果進行科學、客觀的評價,并進行適度的表揚,保證學生能夠感受到參加實踐活動帶來的成就感,享受到活動的愉悅感,保證學生日后能夠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參與到綜合實踐活動中,實現學生綜合素養的不斷提升。
總而言之,在初中物理學科教學中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需要教師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緊密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緊密結合學生的校園生活,通過多種形式、多種主題的實踐活動來激發學生的活動熱情,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互動積極性和主動性,并重視學生合作意識、創新能力的大力培養,以實現學生全面、均衡地發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