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云
(沈陽市第九十五中學,遼寧 沈陽)
在初中化學課堂上引入范例教學方法的時候,教師應該遵循一些基礎性的教學原則,比如素材的選擇,需要緊貼教材內容進行,讓學生在素材的輔助下,可以對化學知識間的結構進行準確的判別;還有,在選擇時也應該針對學生的基礎能力來進行,不能一味追求教學氣氛,否則不利于學生基礎意識的形成;最后還應該注意,應用范例教學方法的時候,要進行合理化的篩選,盡可能使其起到示范教學的作用,構建起一套綜合性的范例教學體系,便于學生化學知識體系的構成。
在采取范例教學方法的時候,教師首先應該對傳統(tǒng)的灌輸教學理念進行變革,對范例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給予高度的關注。在教學中,要盡可能使用新穎化的范例內容,對學生的化學學習意識展開趣味性的引導和啟發(fā)。與此同時,為了深化范例教學的質量,教師也可以創(chuàng)設出多元性的教學情境,對范例教學中的相關素材展開深入的挖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方法的應用,拓寬了教師進行范例教學的整體思路。例如在對“物質構成的奧秘”這個單元的內容進行學習時,由于知識點內容具有微觀性的特點,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多媒體中的模擬技術對教學范例展開更為深入的展現。像“分子和原子”,可以用PPT技術來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內容進行說明。比如大家較為熟悉的“水”,其在“固體”“液體”“氣體”三種狀態(tài)下,分子本身是否發(fā)生變化?教師可以利用微觀圖片對比的方法幫助學生進行認識;而在化學反應中,可以用計算機演示“水分解”示意圖,幫助學生認識化學反應的實質。還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運用范例,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在課堂上構建出新型的師生關系,確定學生的主體性學習地位。
在對范例教學素材進行選擇的時候,教師應該遵循上文所提到的基礎性原則內容,不能為了活躍課堂教學氣氛,而一味追求那些與實際教學目標相脫離的內容。在選擇教學材料的時候,教師應該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研究,立足于新課標的基礎要求,精心篩選教學素材,注重范例的典范性和應用性,不能僅僅停留在應試層面,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綜合思維。
例如,在帶領學生對悅O2內容進行學習時,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需要等方面,選擇合適的教學材料。像“空瓶變形”的實驗內容,就可以呈現在學生的面前。這類趣味性的實驗內容,在增強教學趣味性的同時,也可以進一步引發(fā)學生思考;緊接著,教師可以讓學生就其化學現象,對悅O2和NaOH的化學反應進行認識,學生可以探究具體的化學步驟:在燒杯中滴入NaOH溶液,將溶液倒入充滿悅O2的塑料瓶,之后塑料瓶發(fā)生了變形現象,反應過程中伴隨著噼啪聲。這些素材內容可以豐富整個范例教學過程,促進學生展開深入化的思考;同理,在對“酸和堿”的內容進行教學時,教師也可以用將鈉粒放入到水中的實驗現象進行范例教學,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
作為一門具有較強應用性的學科,化學內容的學習離不開反思的教學過程,所以教師在應用范例教學方法的時候,也應該加強相關的教學反思,與學生展開良性的互動練習,針對學生在范例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疑問,對自身的授課情況進行深入的反思,并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聽取他們對課堂教學所提出的一些個性化建議,總結范例教學中出現的不足,及時進行改善。
在開展教學評價的時候,教師首先可以采取提問的方法,了解學生對范例教學的反饋情況,并通過回顧實際課堂內容,來加深學生對重點化學知識的學習印象;其次,教師也可以讓學生以小組互動的形式,在課下就一些范例教學內容展開討論,并以作業(yè)的形式,將范例教學素材拓展成相關的學習記錄,總結其中所包含的化學知識點,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學習思維;還有,通過教學評價內容,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對范例教學方法進行更為廣泛的應用,提升其教學規(guī)模、教學水準,對評價、反思的環(huán)節(jié)進行強化,提升化學教學的有效性;最后,教師也可以就范例教學的內容,定期在課堂上召開教學評價會,一方面讓學生對自己近期的教學質量進行點評,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通過作業(yè)檢查、互動問答的方式,了解學生在范例教學過程中所掌握的化學知識。
總而言之,在初中化學教學課堂上,對于范例教學的內容,教師應該抱有開放性的教學態(tài)度,從基礎內容入手,結合實際的化學教學問題,引入更為多元的教學素材,這樣在提升學生化學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能夠進一步拓寬自身的教學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