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如明
(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陳莊鎮中心學校,山東 東營)
俗話說:“集體是力量的源泉,眾人是智慧的搖籃。”這句話一針見血地道出了合作的重要性。合作是人們走向各種成功的捷徑。當然,前提條件是要與人進行有效的合作。
小組合作是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隨著新課程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也是隨處可見。然而,仔細審視一些初中數學課堂,不難發現:部分教師在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諸如小組合作任務不明確、小組合作時機不準確以及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不正確等?;谏鲜鰡栴},筆者不禁對初中數學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產生了一些思考,具體如下:
在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部分學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因“何事”要與同學合作?也就是說,學生對于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壓根就不明確。學生連學習任務都不明確,小組合作學習自然也就失去了意義。唯有讓學生明確了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他們才能夠有的放矢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才能得到顯著提升。
有鑒于此,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在緊緊圍繞教材教學目標的前提下,立足課堂教學活動,制定明確的小組合作學習任務,進而讓小組成員明白小組合作學習之目的。
比如說,在教學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下冊“平行四邊形的判定”這部分內容的時候,為了讓學生熟練掌握各種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筆者設計了一項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在每個小組合作學習之前,筆者明確了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即要運用已有知識,通過小組合作,深入探究各種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
解決了因“何事”合作的問題,小組成員就能夠齊心協力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自然也會得到大幅提升。
事實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些內容通過自主探究就能夠有效解決,完全沒有必要去依靠小組合作學習。而在一些初中數學課堂中,類似的無效合作現象屢見不鮮。但在有些時候,有些內容僅憑學生的一己之力,很難有效解決。在這樣的時候,只有通過與同學進行有效合作,才能切實解決這些問題,達成學習目標。而在一些初中數學課堂中,這樣的有效合作卻寥寥無幾。之所以會出現上述兩種現象,是因為教師沒有讓學生把握好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即學生不知道何時合作?為此,教師在設計課堂的時候,一定要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有效預設,進而讓學生準確把握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下冊“矩形”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有關“矩形與平行四邊形的區別和聯系”這部分內容,教師大可不必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去學習。因為這部分內容相對比較簡單,學生只需要自主探究就可以搞清楚平行四邊形與矩形的聯系和區別。而有關“初步運用矩形的概念和性質來解決相關問題”這部分內容,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富有成效的小組合作學習。
在教師的指引下,當學生能夠準確把握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之后,他們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自然也會得到顯著提升。
在一次觀摩初中數學公開課的時候,筆者發現:當教師明確了小組合作學習任務,并要求學生開始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某個合作學習小組中的成員貌似無所事事。這個學習小組中的成員之所以會無所事事,是因為他們不知道究竟應該采用何種方式與同伴進行合作,也就是說這些學生不會合作。
鑒于此,為了提升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教師要在緊緊圍繞合作學習內容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選擇一些正確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
比如說,教師要在每個合作學習小組指定一位小組長。這位小組長再對每個小組成員進行具體的分工。當分工明確之后,小組成員就會各司其職,圓滿地完成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了。
在教師的指導下,每個合作學習小組都能夠選擇合適的合作方式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換言之,也就是說,學生學會了運用何種方式與同伴進行合作。如此一來,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自然會逐步提升。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讓學生知道何事合作;教師要在精心預設課堂教學活動的前提下,創造最佳的小組合作學習時機,讓學生知道何時合作;教師要在立足課堂教學活動的前提下,教會學生各種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讓學生知道何式合作。
總而言之,在教師的耐心細致的指導下,當學生明白了何事合作、何時合作以及何式合作之后,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也就會如雨后竹筍般節節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