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巍
(吉林省通化縣第八中學,吉林 通化)
新教材中的數學知識大多數來自生活實際和現代科學技術,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生活的實例,激發學生對初中數學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愛學、樂學。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如果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那么學習過程就不是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學生越學越愛學,越學越想學。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新課標數學教材具有貼近生活、注重過程的特點。教材中內容素材的選擇,力求來源于生活實際和社會現實,注重知識的發展過程、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情感體驗過程,為數學學習提供豐富、便利的資源。所以,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利用學生熟知的生活實際作為例子,引出問題,使學生容易掌握數學知識,達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
利用有趣的內容,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的學生反映數學難學,難學的原因在于數學知識往往是很抽象的,有些數學知識很難在生活中找到與之相對應的實例,教師要把這些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學生易接受的內容,利用學生愛好動畫和喜愛聽音樂的特點,讓學生去理解這些靜止的、抽象的數學問題,化難為簡,避免使學生產生厭學心理。
新教材的“新”體現在注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通過分析和解決問題,使學生經歷“觀察、實驗、比較、歸納、猜想、推理、反思”等理性思維的過程。優化思維品質,提高思維能力,培養創新精神。所以,提倡學生在課堂上全方位參與數學的動手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進行“觀察、實驗、比較、歸納”,繼而合作討論,達成“猜想、推理、反思”的思維過程。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動手實踐活動,通過活動激趣。實踐活動使學生萌發對數學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推動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知識,探索數學知識,促進智能的發展,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如:教學人教版九年級數學教材中有關概率的內容時,提到拋硬幣正面朝上的概率為0.5,很多同學有疑問,這種情況下,親身實踐將是最有利的證據,我將學生進行分組做實驗,多組數據證明了結果,學生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了。類似的例子很多,教材中的一個定律、一個結論都會誘發學生思考,促進學生積極探究,教師應給學生提供探究的平臺,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對學習有了極大的興趣,由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
通過參加合作討論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合作學習和討論式教學,可以改善課堂氣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學生小組合作、師生合作、學生小組討論、師生討論,不斷提高學生的互助精神和師生的協作精神,同時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這樣學生會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數學是一門抽象、枯燥的學科,靠傳統的灌輸數學知識,只會使學生越來越厭倦對數學學科的學習。改變教學方法,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多媒體教學以鮮明的色彩、美麗的圖案、誘人的動畫直觀形象地再現客觀事物,能充分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達到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如:在“軸對稱”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展示生活中有關軸對稱的美麗圖案,并配以動聽的音樂,將學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軸對稱”的內容中,學生直接感受到什么是“軸對稱”,方便了學生對內容的學習。
另外,多媒體的引進,有利于突破教學難點。多媒體可以將抽象的概念和不易操作的實驗活動進行處理,生動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如:在學習“相遇問題”時,我是這樣處理的:直觀演示兩輛車從兩地相對開出,慢慢相遇,便于學生對“相遇”“相向”等概念的理解,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化難為簡,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
多媒體教學在學生知識形成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運用多媒體的直觀動態展示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能有效地激發學生探究數學新知識的興趣,使教與學的過程充滿生機,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如:學習“角”的概念時,可以運用多媒體在屏幕上顯示一亮點,從亮點出發作兩條射線,通過亮點及兩條射線的閃爍,學生馬上領悟到角的形成。將一條射線固定,另一條射線移動,形成大小不同的角,讓學生理解角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實踐證明,對某種事物產生了興趣,興趣化作動力,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